一抹温柔的望春树

30.05.2015  15:20
○李鸿章大女儿李菊耦与母亲赵小莲
 

        小小的山野村落,因为有了李鸿章这样显赫的乡人,连生长在那里的花花草草也有了明星的范儿,惹得人们刮目相看。于是,平时默默无闻的合肥新站区磨店于湾,一下子涌来了众多的游客,为的就是一睹“望春树”的芳容。

        总理大臣惺惺相惜

        李鸿章这个人一身都是本事,治国,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清廷内政外交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军,早年辅佐恩师曾国藩襄办湘军营务。后创办淮军,一度成为大清帝国的国防军;经商,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并首创了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而其后来陆续创办的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但他生不逢时,只能充当大清这幢破屋的“裱糊匠”角色。

        但他的死对头伊藤博文就不同了,这个日本第一个内阁总理大臣,在位时发动了让大清帝国颜面尽失的甲午战争,战胜了号称亚洲最强大的海军——北洋水师,从而迫使李鸿章代表大清帝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不过,作为私交,伊藤博文对李鸿章是惺惺相惜,称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在变革、维新、创办洋务方面,他甚至视李鸿章为先辈。的确,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始于1861年,比1869年才正式开始的明治维新整整早了8年。二人曾有一段对话十分有趣。李鸿章问伊藤博文:“如果我们两人易地以处,结果会如何?”他思忖片刻,表示:“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得比我强;如果我是你,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伊藤博文为什么要赠送李鸿章望春树了。

        那时,甲午战争还没有爆发。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以候补道出任驻日大使,与日本朝野关系十分密切。1892年,李鸿章的妻子赵小莲去世,伊藤博文闻讯后,委托李经方带了四株“望春树”慰问李鸿章。当年是两株栽在赵小莲的坟前,另两株栽到了李鸿章家庙里。

        我们试图找到当年栽下的四株“望春树”,于湾村主任葛伦海先生带领大家来到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说,这就是当年伊藤博文送给李鸿章的“望春树”,可惜的是只剩下这一棵了。原先栽在赵小莲坟前两棵,当时就没有存活。家庙里的两棵倒是都存活了,但后来还是死了一棵。

        就是这仅存的一棵也是岌岌可危,我们凑近细看,根部已经被虫蛀成了一条长长的裂缝,里面用水泥填充。前几年,当地人非常担心会死去,园林部门的人前来处理后,暂时应该没有问题了。

        寄托对爱妻的情谊

        我们为赵小莲坟前没有存活的两棵“望春树”感到可惜,却因此了解到一段恩爱佳话。

        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裴章传先生著有长篇小说《李鸿章》,对这位合肥老乡研究得比较透彻。他说,在封建社会,即使是一般的士大夫阶层,娶妻纳妾十分平常。李鸿章一生实际上拥有妻妾四人,根据《李氏宗谱》记载,分别是原配夫人周氏,继室赵小莲,侧室莫氏,侍妾冬梅。其中,赵小莲作为陪伴他时间最长的正室,从感情上讲,应该是最深厚的。

        赵小莲据说是女生男相,长得算不上漂亮,但这位太湖望族赵昀之女却是“旺夫相”,她嫁到李家的30年,恰恰是李鸿章在中国政坛上大红大紫的30年,几乎所有的风光都出现在这期间。并且给李鸿章生了一男二女,其中大女儿李菊耦就是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奶奶。

        赵小莲嫁给李鸿章的时候已经24岁,在那个年代算是老姑娘。但她极有远见,非将才之辈不嫁,抱定即使是给当继室也要嫁入豪门,用今天的眼光看,她挑选的是一只绩优股。我们找到了一张赵小莲与李菊耦的母女合影,上面身穿一品夫人的服装,富贵相十足。

        赵小莲死后,李鸿章非常悲痛,将她葬在合肥大兴集的南淝河边。周围是广袤的护坟田地,还有大片的树林。这都是为了看护好坟墓置办的坟产。依照合肥地区的旧习惯,租种坟产的人不用交租,只许经常打扫陵园,每年在坟主前来祭祀的时候,伺候一顿茶饭即可。

        我们不知道当年赵小莲坟前的两株“望春树”是否李鸿章亲手所植,但将日本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所赠送的名贵树木的一半种植在夫人的坟前,可见他对赵小莲恩爱有加。或许他在感叹30年日日夜夜,最终还是劳燕分飞。

        李鸿章陈列馆馆长吴胜先生评价说,尽管李鸿章后来又金屋藏娇,现在上海华山路849号的丁香花园过去就是他小妾的私家花园。但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赵小莲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李鸿章死后也是和赵小莲合葬在一起。

        现在的李鸿章享堂里依照原先的样式,恢复重建了二人的夫妻合葬墓。有游人提出过建议,在墓旁种植两棵“望春树”,游客游玩的时候,还可以聆听这位风云人物的爱情传奇。

        对父母的一片孝心

        我们在欣赏“望春树”的时候,恰巧遇见几位从上海远道而来的朋友,他们是从凤凰卫视的相关节目上知道这里的。他们问道,“望春树”不是伊藤博文悼念李鸿章的夫人赵小莲的吗,怎么出现在这里了?

        这要从李鸿章的身世说起。

        李鸿章的出道得益于他的父亲李文安。当年,李文安和曾国藩是同年状元,他眼光独特,料定曾国藩日后必能成大事,便安排儿子李瀚章和李鸿章去拜曾为师,跟其学“经世之学”。李鸿章后来的一帆风顺,得益于父亲的这位“同年”,所以对父亲是充满了孝心。

        不过,于湾村主任葛伦海先生又向我们提出一个疑问,“文革”时期毁坏李鸿章父母陵墓的时候他在现场,当时打开李文安棺材的时候,里面的尸体已经腐烂了,棺木也谈不上讲究;李母李太夫人就不同了,出土时面色红润,就像是睡着了一样。棺木也是两层,内棺外椁,分别是楠木和樟木制成。

        我们查阅了史料,得知李文安生前只是刑部的一个司法官,卒于1855年。那时,李鸿章只是湘军里的一个幕僚,自然无法厚葬父亲;而母亲李太夫人卒于1882年,彼时的李鸿章权倾一时、如日中天,完全可以举办一场仅次于皇家规模的葬礼。

        裴章传先生说,李鸿章把伊藤博文赠送的四棵“望春树”一半种植在父母陵园旁的家庙里,既是对父母的孝心,也有聊解自己的惭愧之心。因为当年李太夫人去世的时候,他因主持中法关于越南问题的谈判失败,正遭到来自朝廷上下的指责,所以没有回家奔丧。直到次年年初,李鸿章回到家乡,长跪在母亲坟前,自责不已。

        可能就像传说的那样,李鸿章的父母都极其喜欢花草,昔日陵园和家庙里四季郁郁葱葱、繁花似锦。在原址上徜徉,除那棵正在开放的“望春树”以外,至今仍然保留着两株蜡梅花,据说也是当年李鸿章和李经方父子亲手所植。

○这两棵蜡梅也是李氏父子亲手所植
 
○伊藤博文赠送李鸿章的“望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