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烂尾楼引发的传奇:安徽首创应收账款债权流转

04.09.2014  22:56

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海汇金融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林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商海浮沉,上下游企业之间你欠我的,我欠他的,“三角债”如同冰山让企业经营险象环生。上个月底,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发布的我国“应收账款债权流转创新成果”,让众多被债务困扰的企业看到了希望。

  人民网安徽频道从项目研发单位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以及安徽海汇金融投资集团得知,这一创新的金融模式历经12年艰难探索终于问世,不仅化解了众多企业“为债所困”的危机,而且成为在全国独创、领先于世界水平的创新之举。追根溯源,竟然是由一个“烂尾楼”的故事而起。

   一座烂尾楼,危中寻机

  在合肥市瑶海区明光路与大通路交叉口,市中心繁华之所,矗立着海汇假日酒店这个地标性建筑。谁能想到,时光倒退十几年,这里竟是一座“烂尾楼”。昨天下午,人民网安徽频道找到了这个“烂尾楼故事”的亲历者: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海汇金融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林。在与他的对话中,慢慢理清了把一座“烂尾楼”变成“金元宝”的传奇。

  黄林具有丰富的不良资产收购经验。2003年“非典”期间,黄林从北京回到合肥,当时,政府招商引资推荐给他一项“差事”:收购这个位于明光路与大通路交叉口的安徽星火科技大厦烂尾楼。

  “这座楼是1993年安徽某地产公司投资的,1995年封顶,因拖欠工程款等,被诉讼至法院,间断施工至2000年彻底停工,整整闲置8年!”黄林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这座烂尾楼涉及4个省11个法院、73个案件总欠债3.2亿元,成为合肥闲置时间最长、欠债最多、面积最大的烂尾楼,曾有数十个国内外投资商介入收购,由于案情异常复杂,最终都不了了之。

  在困难面前,很多人绕道而行时,不怕困难的黄林却发现了宝贵的机会。在相关部门和债权人共同帮助下,黄林花了2年多时间,开车行程18万公里,终于将烂尾楼收购完毕。“收购期间的酸甜苦辣、艰难和险阻,真是一言难尽”,黄林回忆说,烂尾楼的收购成功,不仅化解了受害群众频繁上访的问题,为建设和谐社会尽了一份力;而且,收购后随即与英国洲际集团合作,改造成合肥海汇假日酒店,解决了500多人的就业问题,还能够提供稳定的税源,“变废为宝”,把一座烂尾楼打造成合肥东区的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