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产业和人文融入“一座城”——访人和产业城创始人朱圣杰

08.11.2017  01:01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对于《易传》中的这段名句,合肥市工商联副主席、人和集团董事长、人和产业城创始人朱圣杰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那就是君子应当领悟“道器合一”的玄妙,将商业运作与人文情怀合璧。

“君子不器”让朱圣杰的思想常常超然于商界之外,他似乎注定要走一条不同寻常之路。

“你相信建筑是有生命的么?”见到记者,朱圣杰便如此发问。在朱圣杰看来,经典的建筑是可以用来阅读的,她承载一定的文化和历史,仿佛可以感受到她的气息与温度。

 

 

景行行止    效法先贤实业造城

 

“君子不器”让朱圣杰的思想常常超然于商界之外,他似乎注定要走一条不同寻常之路。

朱圣杰的“造城”梦想,缘于他对张謇和卢作孚的景仰。

“张謇以实业、教育和慈善作为‘村落主义’实践的三大空间,几乎凭一己之力改变了家乡南通的命运,让南通在上个世纪初就一脚跨入了泛工业化时代,居功至伟。而一代船王卢作孚效仿张謇,把北碚作为他理想的实践之地,在那里建起了工厂、中学、医院、科学院、公园等,把北碚变成了继南通之后的另一个‘全国模范之地’。”朱圣杰侃侃而谈。

朱圣杰理想中的产业城所承载的不仅是产业,还有人居和人文。她不仅是“工业超市”,还是“智慧园区”;既是有温度的“城市”,还是可以阅读的建筑。更为重要的是,她承载着“中国制造”的梦想!

朱圣杰认为,产业城的“温度”,离不开人文素质的“软实力”和规划的“硬实力”。“我们倡导建筑需要文化与感情。只有营造一个充满爱心与责任感的环境,工作和居住才会显得更舒适,建筑才能展现出被阅读的魅力。”

城市的“美”不是高楼大厦撑起来的,而是源自其独具韵味的文化,充满魅力的生态,富有特色的产业。而人和产业城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既是符合国家发展大方向的好项目,也是安徽省委省政府重点项目。

通过人和产业城的规划设计,记者感受到了科技文明的严谨与恢弘,也能体会到人文情怀的自然与温暖。无论是大手笔的“鱼”型中央核心景观,亦或是电梯独立入户等精致的细节设计,无不体现缔造者的匠心独具。

“产业城占地1270亩,将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理念结合,以智能制造为导向,不仅服务于空气净化,还能服务白色家电、汽车、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事实上,智能制造是空气净化的前端,这个前端在服务空气净化的同时,又能服务其他的制造业,而这些制造业目前已经是合肥市的主打产业,不久,人和产业城将是合肥市一张靓丽的名片。”朱圣杰告诉记者。

在朱圣杰看来,会赚钱是术,会花钱是“道”。“怎样赢得财富不是我看重的,如何散财才是令我敬佩的。张謇和卢作孚都有着济世情结,我钦佩的不是他们商业上的成就,而是具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谦逊的朱圣杰不认为自己有兼济天下的能力,但这是他孜孜追求的目标。“不敢谈使命,使命是近乎信仰的东西,不能随便说。对于产业城,我期望的太高,但对眼前的我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很多事我现在还不能说,因为没有条件去做,但我有非常热切的想法。”

 

 

回首往事    创业峥嵘岁月稠

 

朱圣杰认为,成功是失败N次后的一个意外。

在商界大咖云集的省、市工商联系统,为朱圣杰赢得人气的,不是其商业上的成就,而是他念念不忘的“造城”梦想。时光回溯20年,即使用尽全部的想象力,也很难把当时的朱圣杰与今天的产业城联系到一起。   

一个草根的奋斗史无疑是心酸的。1992年,18岁的朱圣杰和所有向往外面世界的农村孩子一样,离开家乡——望江县沈冲乡,来到温州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打工生涯,成为改革开放第二波热潮中顺势而下的“试水者”。

看上去轰轰烈烈的大时代,在微小的个体奋斗者身上,并不会呈现出太多的温情脉脉。睡过桥洞,挨过屋檐,饥肠辘辘盯过街头热气腾腾的馒头包子,倒在人堆上就呼呼睡去……吃饱,是朱圣杰那时唯一的信念!

1993年,朱圣杰与“第一桶金”不期而遇。“在一家打火机厂,我们一天要工作16个小时,第一个月赚了300块,第二个月赚了700多,第三个月打火机卖不掉了,老板就想把被退货并且有质量问题的打火机发给我们抵工资,然后把我们赶走。”当时,很多同事不甘心,要跟老板争。“老板叫我们滚太容易了,他只要把派出所喊来,我们马上就被遣送了,因为大家都没有暂住证。”比别人更会审时度势的朱圣杰权衡利弊后,决定带领几十号工人接受了这一堆打火机,边修边卖。卖到现金让别人先走,剩下的由他处理。甘做“接盘侠”的朱圣杰在大家收回工钱走光了之后,还在“天天卖”,最后竟然挣了两万块钱。

在平均月工资只有四五百元的90年代初,两万元毫无疑问是一笔巨款,朱圣杰由此开始了他跌宕起伏的创业历程。

“打火机里面有一个核心元器件叫宝塔,我就拿着钱跟别人合伙做这个宝塔,并且努力把它的质量合格率从市场平均水平的60%提升到95%以上”。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朱圣杰的打火机厂眼看小有起色,便遭遇了市场上的反倾销浪潮,随着整个温州打火机产业坠入了低谷。创业不到半年,便被“打回原形”,这只是朱圣杰无数次“屡战屡败”的尝试中的一个缩影。

“亏钱了就回去上班,挣了点钱又来创业”,从1993年到1998年,这样的循环一直将朱圣杰裹挟。后来,朱圣杰成立了自己的销售公司和业务团队,一张19元的景区门票,经过他的包装整合之后,可以卖到108元,利润达到70元。“1998年以后,就没有再亏过大钱了”。 朱圣杰如此总结。

2012年,雾霾引起了朱圣杰的高度关注,他决定把环境科技作为未来的主业,却在不经意间打开了一个超出预想的广阔市场,“我们的客户不只是手术室,玻璃厂、汽车厂、食品厂、药厂,甚至包括像联想和京东方这样的电子设备生产企业,都需要净化空气,来创造无菌无尘车间”。

朱圣杰清楚地记的,在做安徽广播电台在路上节目嘉宾时,当听到《在路上》这首歌时,他情不自禁泪流满面。“这首歌唱出了创业者的心声,我认为成功是失败N次后的一个意外。”

如今的人和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下辖安徽人和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人和净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子公司,投资领域涉及产城一体化园区建设、空气净化工程、精密制造、金融、市场研究、商业运营等,拥有完善的研发中心与制造基地的集团公司。

 

 

虚极精笃    万物并作绘蓝图

 

在朱圣杰身上,记者同时看到了现实主义的变通和理想主义的坚守。这使他作为成功的商人,又不乏文人气质与学识。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朱圣杰看问题遵从自己的内心,从不跟风。在虚拟经济甚嚣尘上、实体经济一片哀鸿的当下,朱圣杰坚持看好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受外公的熏陶,六岁的朱圣杰便熟读《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他,向往一种简单快乐的生活。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朱圣杰经常会花几天时间去外地“辟谷”。“我不是减少饮食,而是在思想上做‘减法’。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多了,我想更加简单。”

朱圣杰把“简单快乐”融入了产业城的灵魂。他用“科技、智慧、幸福、高效”等关键词对产业城做一个全方位的诠释:在工业4.0时代下,产城融合概念在人和产业城以更加成熟的形象落地。产业城融合世界先进的建筑材料、设计概念、服务体系,别墅式的建筑,1.2的容积率、35%的绿地覆盖率,花园式的环境....“同时,产业城还是一座‘乐活’之城。过去工业园区仅是工业,城区是生活区,工作和生活脱节,晚上是一座空城。人们的时间大部分在路上,既造成交通拥挤,又使幸福指数下降。我们提供宿舍、餐饮、娱乐、休闲超市、教育、幼儿托管、加油站等人性化的内务服务,把工作、生活、学习都放在同一个圈子,减少碳的排放,给社会减少负担,为自己增加幸福感。”

“我是草根出身,社会各个阶层的需求我都了解。制造业要什么,我懂他们,懂得怎么满足他们的同时引导他们。明年上半年产业城就会热闹起来,将会有近三万人入驻这个中国最智慧的园区。”朱圣杰特意向记者强调是“中国”而非“安徽”。

朱圣杰认为,文化昌盛才是真正的大国风范。“今后条件允许,我想办一所大学,鼓励思想上的争鸣。以前,我做慈善就是捐款捐物,那是‘财布施’,后来发现从教育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法布施’,授之以渔、教化人心才是教育的真谛。”

在朱圣杰的身上,记者同时看到了现实主义的变通和理想主义的坚守。这使他作为成功的商人,又不乏文人气质与学识。相信他凭借“道器合一”的修为,一定能把人和产业城打造成中国智造的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