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版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制定 专家解读诸多焦点问题

07.09.2014  07:06

  昨天最热的新闻应该就是教育部发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教育部的方案,上海与浙江从2014年入学高一新生开始实施改革。安徽省改革方案什么时候公布,何时会实施?对此昨天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目前已开始着手研究安徽省改革方案,但具体公布时间尚未确定。

  不过有一点家长和学生可以放心,根据教育部相关人士答记者问的回答,安徽省作为非试点省份,现在的高中生将实行现行高考办法。

  最新

  安徽高一学生不受影响

  经历漫长等待,国家层面的高考改革方案终于出台,不过根据“先行试点”的原则,这次只选择上海、浙江作为试点省份,从这届高一开始实施。安徽省的相关方案什么时候才能出台?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昨天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之后,下午省教育厅就召开了相关会议,着手研究“皖版”高考改革方案的相关内容。不过具体什么时候公布方案,安徽省进行改革的“时间表”,现在都还不能确定。根据一直以来形成的惯例,重大决策“三年早知道”,具体方案形成之后肯定会提早向社会公布,家长和学生都无需担心。

  安徽省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三年后到底会不会面临这一轮高考改革?在教育部答记者问时,曾有这样的表述:“上海市、浙江省两地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改革,没有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的高中生,仍实行现行高考办法。”从这个回答来看,安徽省不是试点省份,今年新入学的高一学生也就不会受到影响,高二、高三年级学生更与此无关。

  对于高考改革的消息,很多高一学生和家长也都关注到了。此前他们都还在忧心这个问题,不是忧心是不是要改,而是没有一个准话。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朗了,高一学生和家长也可安心了。

   学校

  尽管安徽省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可能尚有时日,但改革的趋势已非常明确。高中文理不分科,考生高考总成绩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这些变化对学校来说,最直接影响就是课程安排。

   最大挑战是课程调整

  其实文理不分科,很多年前就曾有过类似的情况。合肥一中副校长封安保说,现在都是高一结束时就分文理科;而以前曾有段时间,高二结束时才分科的。不要小瞧了这一年时间,对学生的影响其实很大。如果高二结束才分科,学生们在前两年里会全面学习所有学科的知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非常关键,对未来更长远的发展是有意义的。今后文理彻底不分科,等于是将以前的做法进一步强化了。

  很多老师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现在高一结束就分文理科的做法是欠妥的。而更有甚者,有的学校从学生高一入学时,就开始征求学生的意见,搞所谓的“文科试点班”、“理科试点班”,其实就是变相的文理分科,从升学来看似乎有效果,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好。

  文理不分科将给学校课程设置带来最直接的影响。“以前也有过课程改革,每次改革时,教育主管部门都会下发课程设置指导意见,有时还会包含几种模式,供学校来选择”,封安保认为,将来实施改革后,肯定也会有类似的指导意见,到时候学校会根据指导意见来做详细的校内安排。

  高三或采取“选课模式”

  如果实施改革后,学业水平测试还安排在高二末进行,那么高三年级的课还怎么上?合肥六中历史老师王其林的话很有代表性:“改革后高考只集中考语数外三门,那么学生高三那一年就只上这三门课吗?估计谁也受不了。”

  对于今后高三课程安排,王其林提出了一个设想:学校可能会安排一些校本选修课程,学生在学习语数外三门课程之外,像大学一样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比如历史课,学业水平测试后,学生没有了历史课的升学压力,此时就能真正去选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专题课去听。如果对历史人物感兴趣,可以选历史名人专题课;对礼仪习俗感兴趣,就可选这方面的课。“这才是真正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化需求,跟高考无关,但跟未来长远发展有关。”

  “如果真的采取这样的模式,对老师们是一种很大的挑战”,王其林犀利地说,对一个好老师来讲,应该掌握真正的一技之长,在学科上有自己的研究特长,而不是只会教学生应试。“将来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老师们的水平就会大幅度提升,到时候中学老师里就会出现一大批纪连海式的名师了。”

  专家解读

  对此次教育部公布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内容,记者邀请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葛明贵教授,对其中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

  英语分值为何没被砍?

  此次方案明确,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这一内容让很多人有些意外,因为此前有很多风声传出,说外语科目的地位将动摇,分值或会降低,语文科目分值或会增加,但最终方案却让外语保持了原来的地位。

  对此葛明贵分析说,从这一点就能看出高考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尽管很多人对外语颇有意见,但这次外语的地位没有变化,就表明支持外语的力量还是很大的。当然此次改革外语考试也有重大变化,将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学生的选择权也多了。

  此次改革英语成绩继续采取分值的形式来呈现,这让不少人有些失望。不少中学老师担心,“有了一年两考的机会,估计所有学生都会选择考第二次,刷分的现象或不可避免。”

  会不会变成两次高考?

  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将正式纳入高考总成绩,这体现了对学生高中学习过程的重视,但不少人也担心:这会不会让学业水平测试变成另外一次高考?学生们的负担没减轻,反而更重了?

  “对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区分高考与学业水平测试的性质”,葛明贵分析,虽然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但具体如何纳入,占多大权重,暂时并没有详细方案,不能简单将其理解为“另一次高考”。

  高考的作用是选拔,肯定要体现梯度,有一定难度;而学业水平测试的目的是测试,看学生是否达标,两种考试的性质完全不同。“很多研究人员都有这样的共识,高考与学业水平测试必须在性质上区分开。将来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可能会用A、B、C、D来体现等级,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分数,这样意义才会更大一些。”

  由于将纳入高考总成绩,所以可以预见,今后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肯定会迎来大变脸。目前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是全省统一的,但在考试组织和阅卷上,基本上都是以地市为单位在进行。今后实施改革后,不管是考试组织形式,还是在阅卷评卷等方面,估计都会有很大变化。

   学生的选择权有多大?

  学业水平测试有6科,但高考总分只需考生选择其中3科成绩计入。这3科如何来选?根据方案,将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来选择。虽然从字面上来看,考生有自己选择的机会,但更主要的可能还是“高校要求”在起作用。

  比如一个考生6门课中,物理、化学和历史三科成绩最好,但在计算高考总成绩时,并不是简单地选这3科最好的成绩给高校,还是根据高校的要求来提供成绩,有可能提供的恰恰是最差的三门课。

  对此葛明贵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考生的自主权不大,而是有利于高校培养真正有特色的人才。“比如理工类名校,要求考生提供理化生三科成绩,而你这三科成绩最差,你却想上这所理工类名校,这显然是不合适的。退一万步来说,给了考生完全的自主权,你通过提供政史地三科的成绩进入了这所理工名校,今后你能听得懂课吗?对以后的发展有好处吗?”

  葛明贵说,高考综合改革,不能单纯以考生升学来衡量,要以是否有利于提高高校办学质量,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