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子孙的饭碗”——东至县泥溪镇元甲山社区农民林水地保护协会侧记

14.01.2015  17:06
          丰收在望的成片油菜地
       
       
        洪曙光 文/图
        1月11日15时许,淋浴着冬日暖阳,记者来到安徽省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元甲山社区,只见社区内徽式民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果树和蔬菜,水泥村道四通八达,流水潺潺的一条小河由西向南把居民区和780多亩耕地隔开,农民们三五成群在田地里耕作,机耕路平直面网,环绕社区的是峰峦叠嶂、郁郁葱葱的青山,座落于山脚的三座人工灌溉水库碧波荡漾,碧蓝的天空上飘着洁白的云朵,人间仙境般的景象映入眼帘。
        得知记者来意,社区农民林水地保护协会会长王德森就把记者带到元甲村文化墙《村规民约》栏前,与王公林、黄锡昌等几位协会会员一起,向记者介绍社区土地管理的规定。记者看到《土地管理》条目上这样写道:“加强土地管理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觉遵守土地管理法规既是维护法律权威,也是子子孙孙生存的需要。因此,凡村民建房或其它占地行为都必须在统一规划范围内先批后建,违者自行拆除退回所占土地,情节严重的报执法部门处理。”王德森介绍,在土地管理上,他们主要把握两条雷打不动:一是坚守耕地只增不减,哪怕是农民个人开垦的小块耕地也受保护,不得自行毁坏;二是所有土地必须按规划先批后用。他一本正经地对记者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我觉得靠山靠水都得‘吃’地,像我们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更是如此。”记者连连点头为这位纯朴的农民称“”。在场的村老年协会会长王鄱阳竖起大拇指自豪地接着说:“这些规定和想法我们坚持了整整三十五年哪!
        原来,早在1981年,元甲山自然村根据政策实行林权到户,森林破坏严重;实行分田到户,用水灌溉矛盾突出,邻里关系十分紧张。50多岁的村民王天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召集村里6个“管事”的人开小会,决定成立“林水管理小组”,统管山林和水源,实行“分股不分山,分田不分水”。不料与村民的心愿不谋而合,以王天长为组长的元甲山林水管理小组就此成立,巡山管水尽职尽责,村民和睦相处。到了1986年,村民私搭乱建,毁田建房的乱象“刺痛”着管理小组的神经,决定把土地管理摆上议事日程,改名为“林水地管理小组”。从此,一场“合法用地,保护耕地”的行动在这个小小的自然村风生水起。
        现任元潘村党总支书记王健康是“林水管理小组”组建时年纪最小的成员,当时只有20来岁。他告诉记者,当年元甲山自然村包括5个村民组,耕地只有780多亩,有860多人,农民建房比较混乱,耕地累累被占,环境脏乱差。1986年,管理小组拿此开刀。当年,农户王公连因孩子结婚决定在住宅东面的自家耕地里盖一栋房,但影响王公和家耕地采光和排灌,两家发生矛盾后找到管理小组。管理小组认为,占用耕地盖房和影响他人耕种都是《村规民约》严禁的,因此,强制其移建。此后,村民们用地先经协会同意就成了习惯,有的建房无意间超出规划区的,在经过协会精确指认后也很乐意地改建。王鄱阳对记者说:“土地是万物之本,是子孙的饭碗,我们村人人都懂这个理儿。
        17时许,王德森面向成片生长着绿油油油菜和小麦的田畈对记者说:“几十年来我们的耕地有增无减,村里建设没有一分用地是违法的。”他乐滋滋地说:“2007年,县里领导来考察,觉得我们小组是个宝贝,决定把我们从‘地下’引入‘地上’呢!这是我们的梦想哟。
        2008年,小组的梦想成真:经县委组织部和县民政局同意,元甲山自然村改名为隶属元潘村的一个社区,同时“管理小组”改为“保护协会”,由村民选出的王德森、王公林、王发根、王汉青、黄锡昌等5人组成。与此同时,在镇国土资源所等单位的帮助下,从村的层面依法制定了各种规划,包括林、水、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村规民约》也经修改从“内部”走向公开。
        美好乡村建设启动后,元甲山社区统一拆除旧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耕地保护和杜绝违法建设任务重大。保护协会对此没有丝毫懈怠。王德森说:“土地管理既要讲法也要讲情,才能服人,才能真正管得住管得了。” 2014年,村民李朝权在原宅基地上拆旧建新,符合规划。同时,自家的厕所按规划应拆迁,觉得占地面积不大,想一并施工,搬迁到住宅西侧的耕地里,便向协会反映。协会在表示坚决不同意的同时,承诺将尽快根据规划调整用地,做到既方便生活又不违法,使李朝权愉快地服从了协会的要求。2012年,虞世林经过批准盖房,打基时虽然没有超面积,但与规划的坐标点发生偏移。协会跟踪监督发现后,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讲明规划的严肃性,使其自觉进行了翻工。事后,虞世林逢人便说协会工作做细,使他明白了规划的重要性。
        离开元甲山时已是傍晚时分,村庄和田野在夕阳的辉映下格外妩媚。记者感慨不已:这块土地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有着一群深爱着她日夜呵护着她的纯朴善良的人。
        敬礼,元甲山社区农民林水地保护协会!致敬,元甲山村民!我们将永远记住你们的理念和嘱咐:“土地是子孙的饭碗”。
          相关图片资料: 王德森(左四)在向记者讲述村规民约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