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让“关爱之花” 在未成年人心中绽放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团队孕育一种精神。在致力于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关爱守护的过程中,当好领头羊,拿出金点子,无疑是团队精神得以延续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在这一方面,来自肥东县桥头集镇的儿童督导员程保平,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农村一老一少构建平安和谐,博得大家的称赞。
2017年7月入职的程保平,此前并没有接触过农村儿童关爱、保障工作。为了迅速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她与在科大上学的孩子彼此约定,一定要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拔尖者”。如今,女儿考上了科大研究生,而她自己也凭借顽强的毅力,完成了《社区儿童社工初级网络课程》的学习,并获取证书,目前正在全面冲刺中级社工备考。工作之余,程保平对 “亲子营”、“哈佛家训”情有独钟,通过阅读与实践,她渐渐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农村“一老一少”的关爱呵护方法,并在实际检验中获得好评。她先后获评留守儿童项目优秀督导员、创新之星等奖项,自己的团队也获得全县民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
关爱呵护无缝衔接
为保证儿童工作的连续性,程保平按照互帮互助、一切从留守孩子利益角度出发,对全镇18名儿童主任进行科学调配,实施“三阶段”工作法:即承担儿童主任工作的孕妈妈,在产前一个月,认领两名帮扶人(镇村同行),开始介入协助工作。在分娩当月,两名帮扶人具体承担被帮扶儿童主任所在社区的全部工作。产后四个月内,两名帮扶人继续协助,直至产假结束。
此制度自实行以来,全镇18名儿童主任当中,先后有2名孕妈妈被纳入“孕妈妈计划之中”,关爱呵护实现无缝衔接,既让孕妈妈们安心休养,又让农村孩子们不失关爱。
孩子们生日不孤单
一句祝福、一块蛋糕,一个视频,留守孩子要的不多,友爱互助才会让大家庭更加温暖。考虑到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外、难得回家的原因,为了让孩子们“生日”不被遗忘,程保平与18名社区儿童主任分别用手机记录了孩子们的生日,设置提前一天提醒,以社区的名义,定制蛋糕、提醒父母、邀约孩子,一道过生日。生日当天,儿童主任们还通过视频,让远在外地的父母隔着手机屏幕,陪孩子一起吹蜡烛、唱生日歌,为父母和孩子“减压”,让爱“流动”。此外,程保平还参与各个社区孩子们组织的各类活动,通过一道做游戏、举办集体生日等,培养孩子集体主义观念。
“爱心三人组”更亲民
随着社区儿童主任服务范围的进一步延展,为一老一少提供家庭式关爱服务,成为程保平的主攻方向。为了确保留守、独居老人生活生产秩序的稳定,程保平把上门访视、开展亲情传递和协助解决日常生活难题、查询安全隐患,作为工作要点。为了便于工作开展,她从儿童专干各自的生活习惯和工作区域便利角度出发,动态化组建“爱心三人组”,在相互配合中提升服务质量。
竹塘社区73岁留守老人王某某,性格较为孤僻,缺少沟通。为此,“三人行小组”从帮助老人做好身边事开始,不厌其烦地和老人交流,告知老人如何避免中暑、如何做好电动车安全防护,同时,对老人生活区域内安全隐患进行排除,和老人聊一聊熟悉的人和事。一段时间下来,老人的笑脸开了,在遇到生活上不方便的事情时,老人会主动打电话和“三人行”其中的一位进行沟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今的老人,只要看到“三人行”来家里,都会主动为她们准备好小板凳,笑脸相迎。
互学互助快乐分享
从事社区一老一少工作,必须心细、认真,还要能不怕吃苦,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和执着奉献的精神,才能做好工作。程保平说,为了进一步提升全体儿童专干业务素质,真正融入呵护一老一少的日常生活中,为他们排忧解难,那就要学会分享。从每一项工作接手、实施、推进,直到工作小结阶段,程保平都会在第一时间对优秀信息、服务对象沟通技巧、计算机技术操作演练等成熟案例,进行“推而广之”,让18名专干共同分享经验和成效。有时,也会对一些不足进行“点评”,从而在整个团队中形成互查、互学、互助的快乐氛围。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是无穷的。程保平认识到,要想形成合力,必须聚爱同行。为此,身为督导员的她,从抓安全的角度,每月坚持与镇安监办、辖区各个学校、孩子的监护人一道“共谋安全”。通过与镇团委、桥头集中心小学联合举办“阳光下、温暖你我”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开展常识讲座,效果明显;与镇综治办开展入校园宣传疫情预防、电信诈骗等行动,为他们送知识、送健康;与镇安委会携手举办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宣讲,形成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一流团队,助爱成长。有温度、有原则的管理,让18名社区专干凝成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坚强堡垒,工作效率和工作状态迅速提升。在民意测评中,无论是镇村负责人,还是社区居民,无不对这群专干给予好评:“她们就像一朵朵姹紫嫣红的花瓣,装点着肥东美丽山镇。”(高桢 赵杰)
[ 编辑: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