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稀土行业首次普遍亏损 六大集团整合提速
截至目前,稀土行业上市公司的2014年财报披露显示,由于稀土产品价格波动下行和行业的整合等因素,去年,稀土行业首次出现普遍亏损,正在经历镇痛期。在全行业出现首亏之际,稀土企业的重组加快推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国家稀土办公室主任贾银松对外强调,今年稀土行业首要的工作是加快推进六大稀土集团组建的实质性工作,在2015年底完成全国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的整合。由此,全国稀土行业“多、小、散”的长期局面有望结束。
阵痛之年加快重组
近日,中国稀土[2.86%]行业协会公布了一组最新的统计数据.
该协会通过对全国18家重点稀土企业2014年的经营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这些重点企业2014年销售收入259.59亿元,较2011年的625亿元下降了58.47%,较2012年的375.6亿元下降了30.89%,较2013年的329.1亿元下降了21.12%。利润从2011年的147.35亿元、2012年的80.58亿元和2013年的30.89亿元下降至2014年总体亏损。
据了解,上述被列入统计的18家重点企业包含各类子公司、分公司共计74家,其矿产品产量占全国矿产品总量的90%以上,冶炼分离总量的78%以上,金属总量的72%以上,可反映出中国稀土行业的现状。
18家重点稀土企业去年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最主要的原因要归结于稀土价格的下滑。
稀土价格的急速走低还要追溯到2010年初,当时甚至有行业龙头企业不得不以停产方式寻求保价。与此同时,稀土行业内私挖乱采、非法走私等乱象也愈演愈烈时,这种乱象严重挤压了正规企业的生存空间。
虽说国家曾经联手多部门对违法企业进行打压,但整治利剑并未彻底斩除行业乱象,计划外开采生产的稀土仍冲击着正常的市场秩序。
上述情况也延续至今,导致国内大部分稀土品种价格筑底,一些产品猛跌至成本线以下,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停产半停产面积不断扩大,行业企业经营压力明显。
在此大环境下,稀土行业大规模的重组拉开序幕。
去年,在国家政策的规范和支持下,稀土行业产业结构正逐步调整。2014年初,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稀土大集团组建方案获批,将形成“5+1”稀土大集团格局。北方1家为包钢稀土组建成立的北方稀土集团,南方5家为五矿集团和中铝公司两大央企,以及赣州稀土、广晟有色、厦门钨业等3家地方稀土集团。
此前据媒体报道,和包钢稀土、赣州稀土、广晟有色和厦门钨业等地方国企以掌握资源为纽带进行的集团化整合不同,五矿集团和中铝公司两大央企在稀土霸主争夺战中胜出可谓“不易”。在获得上游资源无门的情况下,央企涉足南方离子型稀土产业过程中通过兼并重组下游冶炼分离和深加工行业,逐步向上游渗透。
五矿集团旗下拥有8.37亿元注册资本的五矿稀土成立于2008年10月,目前已掌握了14000吨每年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为南方最大。中铝成立了中铝稀土有限公司,将整合精力首要放在整合江苏省内稀土下游企业,并逐步向上游渗透,获得稀土矿产资源。
该方案获批,距离2011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用1至2年时间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时隔近三年。
近日,贾银松对外强调,今年稀土行业要做好6项工作,首要的工作就是加快推进6大稀土集团组建的实质性工作,在2015年底完成全国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的整合。
同时,工信部指出,坚决打击稀土生产流通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大力发展稀土高端应用产业,加强稀土生产和流通管理,继续完善行业管理政策和法规,完成稀有金属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制定完成稀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记者曹晟源上海报道)
中国稀土行业乱象:黄金只卖白菜价环境破坏触目惊心
由于多年来“黄金”只卖“白菜价”,中国稀土行业其实真没挣到多少钱。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底江西省稀土企业51个,全年稀土主营收入329.2亿元,同比增长139.8%;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493.5%;增幅环比下降33.4个百分点;税金27.1亿元,同比增长227.1%。
据工信部副部长苏波介绍,如今开采的工艺有了改进,植被保护下来了,但仍是两三米挖一个洞,向洞内注入化学药剂,以获取稀土。过去是注入草酸,现在用硫酸铵,但都是有毒的化学药剂。
“开采1吨的稀土氧化物需要注入7~8吨的硫酸铵。硫酸铵长期留在地下,这不是定时炸弹吗?如果流入地下水怎么办?”苏波说。
“我也去过许多地方调研,有一些哪像个企业——就是个小作坊,一点不像样子,根本没有规范的设计,哪里是现代化的工厂。”工信部另一位官员表示。
不仅是在赣州这样的中重稀土产区,以包头为首的北方轻稀土产业对环境的破坏同样非常严重。
直到目前,全国最大的稀土企业包钢稀土依然没有通过国家的环保资质审核。环保部去年11月和今年4月6日公示两批“符合”与“基本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企业共56家,包钢稀土两次落榜。
限制出口:环保不只是借口
稀土的环境污染其实牵涉着国家的稀土出口战略抉择,也是国际稀土贸易争端的一个关键。
自2011年开始,中国加大了对稀土行业的整顿力度,引发了国际稀土价格大涨,同时也招来国际贸易争端。
目前美国、欧盟、日本已着手向世界贸易组织(WTO)起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
此外,也有一些国家正在重启稀土开采。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表示,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一些企业都陆续进入稀土行业。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会长干勇透露了一组数据:目前国外36个国家250多个公司在运作406个稀土项目,有35个项目进展较快,虽然大多项目不可能马上见效投产,但至少大约有5个公司将很快参与到稀土市场的国际竞争。
此外,张安文认为应该调整稀土出口策略,比如一些轻稀土元素如镨钕不应该再提为战略资源,这些资源储量非常大,而且镨钕对下游工业拉动很大,拉动下游几十、上百倍的增值,对稀土的出口控制主要还是应该放在中重稀土上。
但无论如何,中国稀土开采的环境代价是不争的事实。据苏波介绍,目前国营稀土开采回收率为60%,一些民营企业回收率仅40%,滥采滥挖的更是低至5%。而且目前尚没有很好的技术来解决污染问题。
“所以,我们保护环境是真真切切的,是政府的责任,绝不是国外所说的那样,欧盟的官员说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只是以环境治理为借口,这个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苏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