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旅游+" 潜山唱响全域旅游发展“美丽经济”
潜山县长梅耐雪接受媒体采访
天柱山云海
中安在线讯(记者彭旖旎) 4月23日上午,潜山启动“最美乡村在潜山”旅游系列活动,拉开了贯穿全年的旅游大幕。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安徽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潜山在全域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上有哪些创新思路和举措?本网记者对潜山县长梅耐雪进行了专访。
“近年来,潜山县坚持‘全县大景区’的发展理念和‘山水田园城市、特色风情小镇、全域美丽乡村’发展思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据梅耐雪介绍,2015年,潜山旅游接待总人数5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46.8亿元,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三产服务占全县GDP的33.45%,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20万人间接从中获益,旅游业已成为拉动潜山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在旅游业发展中,将美丽乡村建设创新融入,围绕打造“旅游城市、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目标,在美化农村、彰显文脉、打造农趣上做文章,已建成4条美丽乡村示范带、142个各类示范点,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和交通干线。
潜山县长梅耐雪表示,全域旅游,是潜山今后发展的“重头戏”和“突破口”。“十三五”期间,潜山将突出做好“四个融合”。即:农旅融合,依托全县“百片”美丽乡村和三个“十万亩”茶、桑、瓜蒌等特色农业基地,开发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等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文旅融合,充分挖掘戏曲、宗教、民俗等古皖文化资源,打造薛家岗史前文化遗址、程长庚及张恨水故居、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三祖寺禅宗文化精品游线。体旅融合。大力发展天柱山养生功、攀岩、漂流、山地车等野外体育运动。山水融合,启动潜水“十里绿道银滩”湿地公园建设,同步规划建设下浒山水库“浒山湖风景区”,打造山水融合新游线。重点打造“风景观光、休闲度假、特色乡村、历史人文”四大旅游板块,打造“国家旅游强县、全域旅游示范区”两张名片。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潜山县委、县政府坚持将生态优先、群众唱主角、产村融合放在首位,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潜山模式”。“生态美,是潜山的最大优势、最美品牌和最大卖点。”潜山县长梅耐雪指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潜山人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视山如父、视水如母、视林如子,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截断河流、不取直道路,保持原有肌理和风貌。官庄、黄铺等一些古老村落通过整治建设,变得清新怡人。二是坚持群众唱主角。以“尊重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惠及群众”的建设理念和发展思维,让群众唱主角、当主人。2010年8月11日,水吼镇燕窝56户村民围坐在村头大樟树下,庄严地按下56个手印,拉开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序幕。目前,全县建成4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和142个美丽乡村示范点,改善了群众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是最大的民生和民心工程。三是产村融合。没有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无以为继。为此,潜山积极创建农业特色产业村、旅游休闲产业村、传统手工业特色村和文化特色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同步发展乡村旅游,逐步变“美丽乡村”为“美丽产业”,全力打造“美丽经济”。
“当前,我们正在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机遇,牢固树立‘旅游+’理念,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目前推出的‘最美乡村在潜山’旅游节庆系列活动,正是整合各项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定位精准旅游服务的典范,热诚欢迎各地朋友前来体验、休闲和度假。”据梅耐雪介绍,目前,潜山县已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5A级旅游区1个、4A级旅游区3个、3A级旅游区7个,国家级和省级特色景观名镇名村20多个,其中,官庄村、燕窝村庄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在有着厚实全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潜山县区位优势也不断强化。境内将有沪渝、济广、岳武3条高速和5个出口互通,覆盖全县东南西北;合安九高铁途经潜山即将建设,新天柱山机场即将迁建并近在咫尺;县城距合肥、南京、武汉、南昌四大省会城市均在3小时黄金交通圈内,潜山将成为毗邻长三角的重要区域“交通枢纽”,为旅游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责编:宣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