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牵手黄山徽匠

16.06.2017  01:11

6月7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北京故宫博物院驻黄山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梁晓波率队,故宫博物院专家一行匆匆抵达安徽省黄山市。他们无暇游览黄山,而是与徽州工匠洽谈在故宫博物院开办徽派文创馆事宜,与徽州非遗工艺传承人座谈讨论,深入传承基地现场考察,研究徽匠培训、徽州文化元素研发诸多事项。这是故宫博物院和安徽省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的合作日益火热的图景之一。

故宫里的“徽匠神韵”

刚过去的5月,“徽匠神韵——安徽徽州传统工艺故宫特展”在故宫永寿宫展出了一个月。故宫院藏文物图片和徽州匠人的当代作品同堂展出,相得益彰,映照出徽州传统工艺的古今脉络。

永寿宫正厅迎门摆放着徽派木作,两把红酸枝束腰带托圈椅和一个托泥茶几,采用榫卯“活拆”技艺,没有一根钉子,浑然一体;色泽艳丽的漆器“红金斑皮漆菱花盒”,是作者挖掘濒临失传的“犀皮漆”“漆砂砚”工艺造出的别具一格的徽派漆器……85件展品,件件都是徽州非遗精华。

  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者指着宫门口展览宣传画说:“我要看看这个。”在展厅中,他指着徽作家具连连说:“好东西啊,值得收藏。”一位母亲站在徽墨展柜前,对身边的女孩说:“你看,这是我们老家生产的文房四宝。”

故宫博物院为何向安徽、向黄山徽匠伸出合作的橄榄枝?其中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更有现实的强劲动力。

故宫博物院与安徽历史文化渊源是多方面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在凤阳建中都城,动工6年后罢建;后来,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建成故宫,整体布局与凤阳中都城一脉相承。明清宫廷使用的文房四宝中,宣纸、徽墨和歙砚都是安徽制造。故宫还收藏有800多幅新安派画作以及历代徽州工匠的进贡品。清代乾隆年间的徽班进京,促成了京剧诞生,留下大批文献资料藏于故宫地库。

如今,皖南地区存留一批徽匠传人,如黄山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7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29人,均占全省1/4左右。借助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他们尚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但是,毕竟处于皖南山区一隅,无论文化素养还是经营视野难免有所欠缺,虽然漆器传人甘而可、砚雕传人郑寒等人有作品被故宫博物院收藏,并曾与故宫博物院专家交流,可惜这样的机会是零星的,对徽匠们来说“不解渴”。

2015年10月,正当安徽省苦思振兴传统文化良策时,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来安徽考察时指出,故宫博物院把独有的文化元素体现在各种产品上,效果很好,安徽可派人到故宫博物院学习借鉴。安徽省迅速组队到故宫博物院考察,而故宫博物院也积极回应,到黄山市走近非遗传承人进行调研,双方将文化合作推向纵深。

双方合作初显成效

回溯过往,故宫博物院和安徽一直有文化合作,例如曾联合在皖举办“故宫博物院珍藏清代宫廷文房用具特展”“故宫博物院珍藏清代宫廷金银器特展”,让安徽观众得以亲密接触深藏宫殿的皇家用品。此类合作顺利而愉快,但不成规模。2015年10月之后,双方合作开始提速升级,如安徽省邀请故宫博物院专家多次莅临黄山市,现场指导和培训徽州文物保护和古建筑修复,既推进了重点文保项目,又培训了古建筑修复人才。

安徽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介绍,目前双方合作最重要的成果是建立合作平台和基地,今年建立了3个合作机构,故宫博物院驻黄山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故宫学院徽州分院和故宫博物院博士后工作站同时揭牌。故宫博物院之前在地方设立工作站,仅限于少数民族地区,在黄山设立工作站具有鲜明的试点示范特点,探索如何将故宫的文化资源和黄山徽匠的人力资源结合起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徽匠神韵——安徽徽州传统工艺故宫特展”期间,安徽省、黄山市与故宫博物院签署了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合作协议。来自安徽的19种文创产品“入宫”同步展示、销售;“徽匠进故宫”研培计划启动,20位徽匠参加了为期一周的首期研培,深入故宫库房观摩珍藏文物,聆听一流专家讲课,并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切磋。

对于这次特展和研培,徽匠们深怀感激。徽派木作传人吴振飞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络绎不绝地观摩他的作品并拍照,兴奋地说:“这是极高规格的展示,徽州传统工艺在国际性平台上展示给全世界友人;这是极高的荣誉,肯定了徽匠的‘工匠精神’,让我更感到今后传承非遗责任重大。”漆器传人甘而可仔细观察故宫每幢建筑、每幅图案,参观库房时零距离观看、抚摸古代漆器,感慨地说:“先人高超的艺术成就令人肃然起敬、大开眼界,让我们知道天外有天、艺无止境。”木雕传承人朱伟事先在网上研究了故宫雕刻资料,在研培中贴近实物,听专家讲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研培结束时他已画出了十几张草图,带有故宫元素、徽州特色的新作品呼之欲出。

更多、更大的合作活动正在筹备。黄山市将组建“徽匠古建队”参与故宫维修;双方将共同举办中国非遗大展和大赛,还将共同举办故宫徽派工艺回故乡展览和编撰《新安画派典藏》《故宫徽州藏品雅集》等。(  郜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