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菖蒲,让爱发芽
“老师,我等你们很久了,我要报名,我要报名……”一群孩子欢呼雀跃,簇拥在穿着玫红色衣服的志愿者周围。这些被孩子们追捧的“老师”便是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爱心支教志愿者。
从2011年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志愿者首次踏入岳西县菖蒲镇以来,他们在这儿传递点点爱心,收获种种温情。三年来,已经有30名的志愿者来菖蒲支教,辅导学生达200人次,累计上课5760小时。“孩子是我们的牵挂,爱让我们再次踏上了这片土地”,志愿者们如是说。
苦、累并快乐着
菖蒲镇位于大别山腹地,这里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历经6个多小时的山路的颠簸,志愿者终于来到了这儿。
当清晨的第一抹霞光照亮菖蒲镇,受教学生便陆陆续续等候在教室门旁,脸上的表情亦是好奇、亦是期待、亦是喜悦。还记得志愿者开门的瞬间,孩子们一窝蜂地涌进教室,暂作休息之后,便拿出书本开始写作业,志愿者们一天的忙碌也开始了……孩子们好奇、好问、好学,他们的进步是给志愿者们最大的慰藉,“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志愿者笑着说。受教学生李欣的妈妈说:“自从2011年暑假来这里学习,近年来孩子的成绩真的提高了不少呢。”
遇见是美丽的意外
受教学生多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个头儿不高,志愿者老师便让个小的坐在前排,考虑到课后小孩子上厕所需上下楼梯,未避免出现意外,志愿者便随同他们一起去厕所。有的学生问题比较多,理解能力稍弱,志愿者就耐心地讲解,直到听懂为止。每次放学后,志愿者老师都是等到最后一个家长把孩子接走过后才放心地离开教室。
七月的天气,闷热潮湿。一天,学生王玥珂突然肚子痛,志愿者老师发现后一边帮孩子收拾书包,一边给孩子父母打电话,在电话打不通的情况下,队长张家强毅然决定送小朋友回家,一把伞,像一朵蘑菇在雨中缓慢移动,泥泞的乡间小路,他们大手牵小手,深一脚浅一脚地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不管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孩子的事就是首要的事,我们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志愿者老师们动情地说。
在希望的田野上
“童年是欢乐的,是美好的,童年的回忆像珍珠一样闪着银色的光芒……”经典朗诵比赛上,孩子们踊跃报名,积极参加,声情并茂地朗读着《童年》,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展现自己,他们明亮的眸子中透出童真、欢乐和无邪,那是希望之光,照耀在绿色的田野上。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志愿者们打破常规,由抽象到具体,从去年的“弘扬传统文化”到今年的“经典创新阅读”,进一步深入到学生的具体学习中,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启示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创新型思维能力。教学模式也从先前的全天大班课业辅导到上午辅导,下午“一对一”教学。另外课业辅导形式也从专门辅导到辅导加授课,一方面传播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志愿者的师范技能,外加活动的举办更是让孩子们兴奋不已。“老师上课好精彩啊,我喜欢听”,学生沈燕玲激动的说,“我要参加活动,我要得第一名”,林玉立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我想长大!我要长大!可是,什么才叫做长大呢?”孩子们吟诵着《我长大了》,朗朗的书声萦绕在每个志愿者老师的耳旁。
真情换得真心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爱的作用也是如此,三年的实践早已给家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炎炎夏日,有家长送水、送西瓜,更有家长盛情邀请志愿者上家吃饭。有时候去教室开门,不经意间便会瞅到家长放在教学点屋角的一箱果汁或凉茶。
“老师,去我们家住吧?”,“还是去我们家住吧!”很多家长热情地邀请志愿者老师住在自己家里,“住我们家什么都方便,也不至于打地铺这样受罪,老师们来一次多不容易,上我们家,条件虽比不上城里,但饭一定能吃饱”山区人民的淳朴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老师,你们明年还会来吗?”“老师,你们不要走,我舍不得你们。”孩子们留恋的眼神让志愿者忍不住落泪,“如果可以,我们明年一定会再来的”,志愿者斩钉截铁地说,“老师,这盒千纸鹤我送给你,祝福你天天开心,一定要记得我啊。”
三年的暑期支教,早已让孩子们与志愿者之间结下了抹不去的情谊,“老师,山的那边是什么啊?”“山的那边啊,有高楼大厦,有繁华街市,有美丽的校园,有鳞次栉比的书店……”“那我们一定要走出去看看”孩子们肯定的话语是给志愿者最好的礼物,用青春播撒知识的光芒,让希望之光永射在孩子心间。
青春,在路上;孩子,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