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时评】经典滋养人生 文化决定未来

28.05.2014  11:16

5月21日,在以理工科为特色的安徽建筑大学校园里,经典吟唱的韵律和情感之美冲击着观者的心灵。这样大规模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我校还是第一次。

作为大赛主办方的一员和一名大学语文教师,我感慨良多,学生参赛作品的多元化呈现固然令我感动,但传统文化式微的现状更让我感到隐隐担忧。

中国传统文化曾经辉煌繁荣,而今已明显处于弱势。从高校学生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中,都可以窥察到外来文化的侵染力度。学生们热衷于穿耐克鞋、吃肯德基、看日本动漫……在各地的书店、图书馆里,阅读频率最高的往往是日韩、欧美以及国内的快餐类图书,而中华经典类书籍乏人问津。由于年轻人平时积累少,有些同学在引经据典时常常出错;有些同学把很多历史典故都张冠李戴;有些同学甚至连基本的写作知识都不具备。有鉴于此,众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如果年轻人自小就缺少民族文化这一乳汁的滋养,长大会成为什么样子?如果一个民族脱离自己的文化基因而丢失主导性格,怎能从容应对国际竞争的挑战?

中华文化经典就像母亲的乳汁,以其道德、品性、气质等人文素养哺育了一代代优秀儿女。中国经典诗文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的经典文化,几千年的中华国粹,朗朗上口的诗文经典,绵延成华夏的文化长河,醇香厚味,沁人心脾。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民族的振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国家的富强,必然要有强大的文化来支撑。经济的繁荣和发达绝不是决定性因素,文化才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力量。国家的长治久安,持续发展,还是来源于一个包含了道德伦理、价值观、个人修养等内容的文化体系,以及坚定的信仰和为人处事的最基本法则,如孝、忠、信、义等。文化是国家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国家,就象人失去了灵魂,变得行为迷乱,失去了自我。文化是国家的基石,基石一旦被抽空,基石之上的建筑就要塌陷,将是灭顶之灾。

政府要下好一盘棋,这盘棋就是如何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而诵读中华经典、传承优秀文化正是棋局里的一记妙着。

诵读经典可以滋养大学精神。1928年,美国耶鲁大学发表了著名的《1928年耶鲁报告》,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学习古典语文可以“提供心灵的训练和教养”。哈佛、斯坦福等世界著名大学也都非常重视经典教育。在中国校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符合世界大学办学之基本使命的。今天,中华经典文学作品引起了外国友人的极大兴趣,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研究学习中华经典诗文,想深刻的了解中国。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更应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使者。

2010年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决定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鼓励大中小学生吟诵中华优秀的文学作品,让经典诗文走进每个校园,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除了提高在校学生的阅读频率,提倡全民阅读经典、传承文明之风,也显得尤为必要。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已经做了大胆的尝试:从2000年11月开始,深圳创造性地开展了以“深圳读书月”为龙头的市民综合读书活动,倡导全民阅读。阅读带动了求学问道之风勃然兴起:从读书论坛,国内外文化学者“深圳论道”,到“温馨阅读夜”、“经典诗文朗诵会”、“汉语精英邀请赛”……每一个深圳人都感受到文化的巨大魅力。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深圳阅读模式给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一个明晰而良好的榜样,值得各级城市学习和推广。

中华经典吟唱比赛是短暂的,但是,诵读经典是延续的、长久的。爱中华,读经典,让每个人都参与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诵读千古美文,在书声琅琅的氛围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阳光灿烂!(特约评论员  董玉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