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镇化要保护利用村落传统文化

12.06.2017  20:40

  村落传统文化是由民众在社会发展和文脉传承的历史进程中构建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是民族的情感归属,也是乡愁的重要载体。在经济社会的转型过程中,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村落传统文化遭受较大冲击,重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村落传统文化承载主体流失。村落传统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宗族性与血缘性,村落成员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共同构建了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形态——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技艺文化等,“”是村落传统文化构成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村落文化的信奉、传承、创新者。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乡村人口大量外流,青壮劳力尤其是80后、90后为主的第二代外出务工者向城市转移,出现了村落传统文化承载主体流失问题。

  村落传统文化活力萎缩。村落传统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乡、土、人”构成村落传统文化内在结构与外在形态,节庆、民俗、娱乐等文化形式与农耕、农时相结合,形成健康、有活力的文化生态。城镇化扩展性发展与农村改革的推进,造成村民离土又离乡,原有的生产与生活模式产生变化,村落传统文化中与生产活动相关的民俗活动等被削弱或遗忘。

  村落传统文化基因变异。村落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的复合体,涉及人居环境、建筑形态、社会关系、经济生活、历史文脉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经济价值,蕴含丰富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两种不正常现象:一是在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筑设计中,对有形文化的文化底蕴挖掘不够,雷同现象严重,“复制式”使用建筑符号,村村一面;二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尊重史实与文化特征,变异或误读了村落传统文化基因,损害原真性文化与原生态生活。

  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变迁,决不能丢弃村落传统文化,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心存敬畏,注意保存历史、记忆、感情的东西,绝不能做历史记忆的集体失忆者。在新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语境下,村落传统文化生存与延续需要创新的动力与机制,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加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资源到文化内容的创造性转化。

  强化文化认同,构筑新型村落文化共同体。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由速度到质量,“”是最关键的因素。新型村落共同体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为科学指导,采取不同方式传承与延续村落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精神纽带作用,实现“物质”城镇化与“精神”城镇化并行。一方面,在城镇化与美好乡村建设中,深入开展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根据村落或社区形态生态保护、弘扬、传承村落传统文化中构建和谐村落、塑造文明乡风、规范村民行为、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等优秀因素,加强集体记忆,促进“守土”民众传承与发展村落文化。另一方面,对外出务工人员,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的优势,采取“互联网+村落文化”,构建虚拟村落,充分展示实体新型村落文化,增强“离乡”人员的集体归属感。

  凸显文化特质,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我国村落传统文化基于农耕文明,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与规律性,又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而呈现出特质性与差异性。特色小城镇建设是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重视质量的重要表现之一,特色文化是内核和灵魂。农村中心村或社区要通过对地域文化、历史传承、民风民俗、自然环境、人文情怀、产业经济等资源的挖掘,在适当规模和适度范围内,从功能、结构与风貌上根据当地文化机理进行合理规划与创造性改造,找准科学定位、发展趋向与远景目标,不强求蛮干,宜工、宜农、宜商、宜游、宜居因地制宜,为本地生活与生产持续注入文化活力与产业支撑,培育凸显地域文化特质的特色产品与文化品牌,推进小城镇个性化发展、差异化发展、可持续发展。

  重视文化创意,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运用文化创意理论与方法促进村落传统文化转型发展是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有效途径。城镇化发展使得部分村落传统文化失去总体文化环境与社会生活依托,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文明素养的要求,无法形成文化认同感与家园归属感。文化创意可以增强村落文化凝聚力和自信力。村落文化涵盖“阳春白雪”的高雅精神追求与“下里巴人”接地气的通俗文化,为文化创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素材,通过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发掘和再造,提炼出历史文脉、民俗风情、人文精神中的文化元素符号,从符合广大村民的需求出发,运用高科技、互联网等现代文明加以创意融合、设计、创新,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营造优秀村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共生的社区文化与网络体验式 “社区文化”,形成文化创意产业,扩大村落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从而实现村落文化的经济功能和社会价值,为美好乡村建设和城镇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单位:夏淑娟 安徽建筑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