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3日中国国土资源报第2版:绿色整合驱动矿业转型

23.06.2014  10:08
          本报记者 宋禹飞 特约记者 卜瑞宝
       
        安徽省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坚持合理开发与规范管理并举,重点围绕“整合、发展、绿色”,严管探矿权、采矿权,实施矿山整合、矿区整治,打造了矿产资源管理、矿山储量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升级版”。
       
          紧扣六个重点 力推六大转变
       
        马鞍山局以编制实施矿产资源规划为重点,加快矿产开发向合理布局转变,坚持规划先行,完成市县两级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特别是《马鞍山市矿业权设置方案》,摸清了矿产资源底数,实现了全市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开发合理布局。
       
        以矿山企业综合整治为重点,加快矿产资源利用向规模集约转变,马鞍山局坚决打击违法违规开采行为,大力实施矿山企业综合整治,推进铁矿等资源整合。成立马鞍山局与马钢矿业公司矿产资源管理融为一体工作协调组,形成“矿地”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近年来,全市整合各类小矿山109家,矿山由231家减少到122家,实现了矿山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以完善矿山日常监督管理制度为重点,加快“两权”监管向规范有序转变,马鞍山局开展矿山日常巡查,实行矿业权年度检查制。目前,全市有2名国家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督察员专门负责重点矿山督查工作。通过严格采矿、探矿“两权”审核和矿山企业“三率”指标审查,全市“三率”百分百达标。
       
        以建设矿业权有形市场为重点,马鞍山局组建了市矿业权交易中心,出台《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矿业权交易市场管理体制、交易规范规则和运行机制等,实现了矿业权有形市场从“”到“”的转变。
       
        以加强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为重点,马鞍山局全面规划布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完成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取得突破,全市2.3万亩工矿废弃地,目前完成复垦4043亩;建设“绿色矿山”成效明显,马钢姑山铁矿等成功申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加快推进3个占地1.68万亩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近年来,全市累计治理投资6000万元,缴存保证金9000多万元。
       
        以探索区域整装勘查为重点,马鞍山局紧抓国家级马芜整装勘查区建设机遇,积极探索“勘查开发一体化”之路。同时,积极做好整装勘查区申报工作,全市拟设立2个铁矿整装勘查区,其中,向山地区整装勘查已获批为省级整装勘查区。
       
          建立三项制度 创新费税征收方式
       
        马鞍山局建立价格认证制度,邀请物价部门介入,委托市物价局从专业角度对全市矿产品销售价格进行市场调查认证,出具《全市矿产资源价格认证结论书》,解决矿补费征收中矿产品价格认定难题。
       
        通过建立动态监测制度,马鞍山局对矿山企业年度动用储量情况、储量的增减变化及非正常损失资源储量核销情况、年度采掘计划的执行及变更计划备案情况、矿山储量台账、矿产资源回采率等核心指标,进行动态监测与核查;规范动态监测核查程序,组织专家对矿山储量年报进行集中审查以及按一定比例选择矿山进行现场核查;实行动态监测备案制,对矿山储量年报进行确认和备案;拒绝接受监测核查的,对其储量年报不予备案,不办理其年度储量核销统计,不予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检”,情节严重的,依法注销或吊销采矿许可证。
       
        同时,该局还建立基础管理制度,实行征收台账制,制作征费工作台账,半年缴纳一次,并向社会公示;实行征收统计制,矿产资源费征收统计报表分季度和年度统计表,于季后1周内逐级上报;实行纳费申报制,采矿权人逾期不申报的,由征收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不缴纳的,责令限期缴纳。
       
          创新工作机制 形成联动格局
       
        马鞍山局实行地质灾害防治动态管理,发现疑似地灾隐患点,专家及时认定,处理到位,紧密跟踪,建立隐患点档案。加强地灾群防群测,完善地灾群测群防网络,全市66处地灾隐患点,逐一落实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告地灾隐患点责任人名单、联系方式,增强社会公众共同防灾意识,确保“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重点在应急预警信息产品提供、资源利用、信息服务等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双方互相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信息服务,加强信息共享。马鞍山市国土资源部门与气象部门联合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机制,并实现国土、气象信息全面共享,不断深化两部门在地灾防治领域的合作。
       
        强化地灾防治队伍建设,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确保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及基层相关单位防灾人员具备应急实战能力。同时,坚持实行由国土资源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带班的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信息畅通,防范及时到位,做到“发现得了,处理得早,控制得住,追究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