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教育须告别单一升学模式
必须改革基础教育的升学教育模式,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要淡化学历,重视技能培养,这才会让所有农村学生感受到求学的价值,不是以获得学历作为读书的追求;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告诉很多的学生拥有技能比获得一纸学历更重要。
近日,据媒体报道,从2017年7月开始的半年时间里,河南鹿邑县和淮阳县拆掉了50所农村学校(含幼儿园)。2018年3月在浙江永嘉县发动的“校网优化”运动中,半年内又将关闭45所学校,未来三年内共将关闭78所,使得撤点并校问题再度引起社会关注。
应该说,这是一个老问题了。2000年到2010年,全国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一半,就被认为是撤点并校的结果。针对撤点并校的后遗症,国家也有明确的规定,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9月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但是,从2010年至今,全国小学数字又减少了一半还多。
为何一边叫停盲目撤点并校,一边却是小学继续被撤并?有关专家在分析这一现象时指出,管理部门考虑最多的通常是高效投入以及资源利用,办学者更关注如何提升质量,受教育的权利则是家长和学生的基本需求,最好的情况当然是在家门口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但乡村学校布局分散和资金使用、高效管理之间,存在着基本的矛盾。
在笔者看来,之所以存在以上矛盾,是因为我国包括乡村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都采取升学教育模式。为此,地方政府更倾向于把资源集中在少数学校,而不是办好每一所学校,而由于乡村学校很难和城市学校进行升学竞争,因此,乡村学校被边缘化。即便在国家要求下,一些地方恢复了乡村学校或教学点,也只是低水平维持。有的村民期待政府能加大投入办好乡村学校,越来越多的村民却选择送孩子到城镇学校上学。其结果是,虽然国家要求在2018年化解超大班额问题,但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依旧严重,而被保留或恢复的乡村学校“小而弱”,甚至难以为继,这又给了地方政府进一步撤掉乡村学校,集中到城镇办学的理由。因此,发展我国乡村教育,必须转变升学教育模式。不能以升学为导向办学,要立足于给所有孩子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
但是从2018年7月19日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我国小学招生人数增加,但小学却在减少,这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与此同时,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也进一步萎缩。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82.43万人,比上年减少10.91万人,下降1.84%。
这些都表明,我国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沿着升学模式与学历教育导向发展。毫无疑问,在升学教育模式之下,乡村学校很难和城市学校竞争,乡村学校很难办成“小而美”,因此家长明知城市大班额严重却纷纷选择送孩子去城市读书,希望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今后能考上好的学校。但是,升学教育模式,并不能实现所有孩子的升学梦想,当孩子不能考进好的学校时,乡村孩子就会选择辍学,这在现实当中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中等职业教育的萎缩,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扩大,也是为了满足学生完成义务教育之后想读普高的需要——读普高今后可以参加高考考入本科院校。前不久,某省领导在调研基层老百姓的需求后,做出决定,减少中职招生规模,扩大普高招生,这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支持。可是,这其中仍存在隐忧:原来中考分数列前50%的学生进普高(普高招生比例50%),现在扩大普高招生规模,成绩位列所有考生前60%(甚至以后85%)都进入普高,可未来升学,这些学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不还得进高职院校吗?其结果是,花钱读普高(中职目前全免费,还有中职国家助学金),接受普高教育之后,今后还得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哪怕就是把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这些地方本科院校也需要进行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和应用技术人才。因此,无论从个人的成长,还是国家的教育发展看,这都不是积极的发展思路。
可以说,目前地方政府都是以升学思路来配置学校资源,从义务教育一直到高中教育都如此,乡村学校相对于城镇学校被边缘,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被边缘。这和办好每所学校,给每个学生适合的教育,是矛盾的。从本质上说,乡村学校采取升学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的是“背井离乡”的教育——只有考上好大学离开乡村才算成功,而考不上好大学,读书就没有多大意义。而且,接受这样教育的乡村孩子很难热爱乡村,即便愿意留在乡村改变乡村,也没有学到改变乡村的技能。
破解这一难题,必须改革基础教育的升学教育模式。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要淡化学历,重视技能培养,这才会让所有农村学生感受到求学的价值,不是以获得学历作为读书的追求;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告诉很多的学生拥有技能比获得一纸学历更重要。事实上,在高等教育即将普及化的背景下,基础教育再采取升学教育模式,会堵死很多学生的成才选择,要让学生接受好的教育,需要重新思考基础教育的价值。
(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