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新媒体传递校园好声音
建好新媒体,打造网上微阵地
高起点谋划。 校团委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的青年工作特点,按照团中央提出的“七个新青年”的标准,以及提升共青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及工作有效覆盖率的两大战略性课题要求,坚持青年学子聚集在哪里,共青团触角就延伸到哪里,青年学子有什么需求,团的工作就努力跟进。早在三年前,学校高起点谋划建成校院班三级团组织微博体系。目前,我校共青团新媒体形成矩阵宣传模式,团组织微博覆盖率100%,团员青年覆盖率91.7%。我校所有院级团委也开通并运行微信公共平台。校团委于2011年10月先后在腾讯、新浪开通官方微博,开通三年来,共计推送6500余条微博,粉丝总数达16000余人,校团委微信公共平台在开通的一年内发行300余期,粉丝数达11000余人。
高标准要求。 校各级团组织新媒体百花齐放,打造各自特色。按照“青年要什么,我们有什么;青年想什么,我们传递什么;青年迷惑什么,我们引导什么”的思路,在网络空间上,更在心灵和思想上与青年学生做真朋友、知心人、依靠者。共青团网站团学动态,科研讲座等活动新鲜呈现;电子杂志馨香悦读,做青年的心灵伴侣;手机报传递青年声音,塑造青年品质、陶冶情操;微信方列做青年学生思想向导,打造思想生活圈;微博方列关注青年身边的大事小事,伴随青年健康成长。
高参与比例。 我校共青团新媒体的活动得到了青年学子及校友的积极参与和点赞转播。“五四”青年节当日,万名安农青年通过校团委新媒体平台,踊跃参加“百万团支部传递中国梦”线上主题团日活动,安农学子用青春铭志,以行动践言,共递中国梦。据统计,此活动有9756人次阅读、转播、评论。我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畅通建言献策渠道,在舆情掌握方面,12小时内收到校园公寓网络事件网络调研问卷900余份。在维护权益方面,我校共青团新媒体首先发声,使真相永远走在谣言和疑惑的前方,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和称赞。
用好新媒体,传递安农好声音
主题上坚持弘扬主旋律,突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 在开展新媒体运营中,我校共青团新媒体按照建好、用好、管好新媒体的工作思路,着力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思想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跟团中央和团省委新媒体工作要求,2014年积极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总书记北大讲话”精神宣传、“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事迹展播、“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讲解等线上线下活动,使青年学子肩负起时代的重任、继承和发扬优秀品质、树立远大理想,从思想和行动上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内容上紧贴大学生需求,突出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我校共青团新媒体创新工作方法,以积极姿态倾听青年发出的声音。校团委新媒体开设《开学第一课》、《大美安农》、《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诚征微言》、《毕业声》、《青春加油》、《青春三下乡》、《梦源安农 我心飞翔——建校85周年专题报道》、《现场微直播》、《安农悦读》等40多个专题版块,利用图文信息、语音、视频、快讯等形式传播好安农声音,讲好安农故事;开设《青年好声音》栏目,通过交流访谈、调查问卷、网络互动等平台、载体和机制,走进青年,及时了解和反馈、解决青年学生的意愿、疑惑、问题;开设《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安农青年 青春飞扬》等板块,挖掘校园感动人物事迹、传承该校大别山道路精神、讲叙安农青年创业故事、展示安农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无私奉献青春的事迹等,树立可亲、可信、可学的安农青年学子典型,激励更多安农青年学习先进、奋斗成才。
形式上彰显青春活力,突出对大学生的吸引和凝聚。 我校共青团新媒体通过各种新颖有趣创新的活动贴近青年群体,着力把科学理论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努力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际,其精心策划的《听改革中国声音 看阿狸展望幸福》系列被团中央官博的转载,让青年学生的声音与中国改革发展之声强烈碰撞,产生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凝聚起广大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自觉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强大力量。
运作上坚持眼睛向外,整合校内外资源,不为所有,但为所用。 我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的运用搭建了青年学生与学校、师生真诚沟通的桥梁,同时通过整合资源,创造最佳传播效益措施,在内容、思想和品质上引领校园青春风尚。在我校品牌活动《我与校长面对面》中,青年学子通过校团委新媒体平台发帖量超过350条,7000人次访问,给校长点赞,给学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取得极大的反响。同时,校团委新媒体积极对接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支教团、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子和校友联系点、新浪微博校园平台、网络活跃师生等声音源,不断开拓资源,走出了一条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新思路。2013年至今,校团委新媒体与校内外组织机构开展了《带着微博来安农》、《全国大学生绿植领养活动》、《年俗展播》、《中华传统文化之韵专版》、《青春三下乡》等数十个活动,合理有效利用了资源,取得了比较好的网络反响。
管好新媒体,建设绿色网络空间
建立了有效的新媒体运行体制机制。 校团委在顶层设计上,搭好框架,做好文章;在团队建设上,外延人员,完善内核;在技术资金上,全面支持,大力保障;针对新青年的新需求上,打通渠道,完善机制。2013年5月份,将《安农青年》编辑部和大学生记者团合并,更名为安农青年传媒中心,并新组建新媒体发展部,全面负责运营团学新媒体工作。同时,利用《安农青年报》、安农青年网站等校媒资源和记者队伍,以“接地气”的方式,讲述来自校园各处的“青春榜样”励志故事。
建设了一支新媒体学生管理员评论员队伍。 优秀的平台来源于优秀的团队,校团委新媒体立足于团学媒体组建了一支能发声、善发声的新媒体学生管理员评论员队伍。2013年我校85周年校庆期间,该团队采写了社论《梦源安农勤耕耘 我心飞翔著辉煌》一经发出,引发强烈共鸣。新媒体运营团队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塑造自身文化定位、思想内涵、团队精神,通过思潮辨析、学习研讨、心得交流等形式,发挥其思想引领的作用。该团队深入学生群体,采写了《五四精神,奋斗是永葆青春最亮的底色》、《放飞爱情之鸟 实现青春之梦》等一大批精、准、好的评论员文章,在网络空间传递正能量、好评如潮。
制定了规范的新媒体运行规章制度。 校团委新媒体摒弃照搬照抄、语言生硬、空洞说教、形式刻板的套路,从青年认知规律出发;严格遵守“七条底线”和“即时通信国十条”的要求,完善了《安徽农业大学团委新媒体运行制度》,实现多个终端审核机制;操作更规范,制度更健全,思想先进,影响广泛,传递好声音。(安农青年传媒中心 储川川 通讯员: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