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竞相创新融资方式

10.10.2015  10:58

  目前光伏“十三五”规划仍在制定中,但包括三大光伏协会在内的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十二五”期间一再上调光伏建设目标,以及国家发展清洁能源的需要,“十三五”光伏装机容量很可能达到150-200GW。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我国已累计建成太阳能电站35.78GW。

  据此,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红炜测算,要实现“十三五”(2020年)目标,从现在开始每年将完成30GW的电站建设,资金需求2100亿元人民币。要实现2050年的目标,每年电站增加量不少于75GW,融资需要5000多亿。

  从当前国内融资模式看,依据《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测算,国内企业95%以上是以资产抵押的方式来融资的,间接融资仍是最主要的融资方式。

  反观光伏企业的资产状况,2014年8月,16家涉及光伏的国内上市企业的市值为1180亿元人民币。市值比较高的2007年,9家境外上市光伏企业的市值折合人民币为2080亿元。

  “光伏产业可抵押资产规模的增长远远落后于融资需求的增长。”红炜坦陈,“光伏融资要打破困境,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

 “中国的银行基本不怎么给光伏项目做信贷,只有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或者国开行那样的政策性银行会做相关的贷款,但是基准利率比较高。”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曹寅表示。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介绍,金融机构难以甄别光伏企业融资是用于产能提升,还是单纯的产能扩大,这是他们裹足不前的最主要原因。

  与会专家建议,在风险控制方面,有必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借助技术手段,建立智能监测平台。就金融机构而言,对于一些优质项目,可以考虑改变原有抵押融资模式,如将收费权等其他形式资产纳入抵押资产范围等;对于光伏企业,可引入互联网金融,丰富融资渠道,如采用融资租赁、众筹、资产证券化等其他融资方式。

  在过去一年,已有成功案例可借鉴。2014年初,联合光伏推出1000万元人民币以光伏电站为投资方向的“众筹”产品,首创国内规模经济的众筹先例。2015年1月,SPI公司推出“绿能宝”系列产品。目前,阿特斯、晶科、保利协鑫等企业都在探讨和尝试推出ABS、YieldCo等国际最新金融创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