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新举措深化校地共建民族团结进步
为贯彻中央、省、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今年以来,芜湖市民委多次与安师大党委统战部、弋江区委统战部协商并达成共识,推出“四建立两开展”新举措,深化高校与地方共建民族团结进步,推进城市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发展。
一是建立协调机制。成立校地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方案制定、工作部署、活动推进。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1-2次会议,研究确定活动主题、方案设计,适时总结和评估活动成效。
二是建立活动档案。安师大党委统战部近期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少数民族教师及各类专家人才进行摸底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在校少数民族各类人员信息档案。校历史与社会学院、法学院分别承担共建业务工作,适时举办民族知识讲座、主题联欢晚会、民族文化体育展示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三是建立实践基地。弋江区汇成、兴隆街和三潭社区作为校地共建示范点,利用社区资源,为组织开展“扶智力、送温暖、献爱心、结对子”系列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区委统战部协调区政府相关部门,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实习、实践基地。
四是建立挂职机制。安师大与弋江区商定,从历史与社会学院、法学院两院选派数名优秀教师挂职社区副书记或副主任,并负责联系创建工作。组织若干名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组成挂职社区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实践,适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五是开展关爱活动。校地双方积极努力,通过社会化运作及政府有关部门筹措资金,每年对较贫困且学习成绩优异,尤其是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关爱和资助。
六是开展调研活动。安师大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会同有关院系,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规划确定民族宗教调研课题,重点是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兴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建立相互嵌入式社区环境及校地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等课题,争取纳入安师大校级科研课题项目,同时积极申报省部级项目,争取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市、区民族部门将给予一定的课题经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