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再次下潜 捞出西太海底各类奇异生物
海底奇异生物
海底奇异生物
海底生物
“真是太神奇了!”“这次采集到的柳珊瑚太漂亮了!”看到“蛟龙”号采样篮里形状奇异的生物样品,后甲板顿时沸腾了。5腕红色海星、羽毛状的浅黄色海百合、树枝状的白色柳珊瑚、像大葱一样的白色海绵……这些由“蛟龙”号7月17日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区取得的色彩艳丽的海底生物样品引来了众多科考队员的围观。
当日,潜航员唐嘉陵,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生物学家王春生与工程人员李宝钢乘坐“蛟龙”号,进行了2014年~2015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首次科学下潜,这也是“蛟龙”号的第76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为2714米。3人在海底工作6个多小时,喜获丰收,满载而归。
当地时间7时31分,蓝天白云,阳光普照。执行本次下潜任务的队员各就各位。主驾驶唐嘉陵以及左舷工程人员李宝钢、右舷科学家王春生依次进入“蛟龙”号载人舱。
“布放潜水器。”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7时43分,“蛟龙”号被布放入水。7时52分,潜水器开始下潜。15时29分,抛载返航。17时02分,回收至甲板。
此次下潜“蛟龙”号爬坡高度约400米,航行约3公里,进行了近底观察和取样,并采集到丰富的巨型底栖生物、沉积物和海水样品,共取得6块岩石、1块富钴结壳,4管沉积物,8升水样,14个巨型底栖生物标本,其中包括4个海绵、3个海星、2个海葵、2个珊瑚、1个海鳃、1个海百合、1个海蛇尾。
王春生说:“我们下到2700多米的海底时,看到了很多小的结核。在进行取样时,发现此处的底层海流比较大,海绵动物分布比较多。从2700米爬坡到2500米的山脊时,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石头和富钴结壳,但结壳比较薄。这里生物也相对较少。过了山脊下坡后,又连续航行了1个小时,就看见了大片的沉积物,这里的底流很弱,生物也很少。直到快上浮前半小时,又开始爬坡的过程中,生物才开始逐渐多起来。这就说明底流强的区域,生物丰度高于底流弱的区域。”
通过海底调查,科考队专家认为,该区域在小范围不同地形单元的成矿环境、结壳分布、巨型底栖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分布有明显差别。其中,山脊东侧底层海流明显,西侧底层流很弱,山脊东侧有大片小结核分布,生物较多,以海绵和海星为主;山脊分布有岩石与薄层结壳,生物主要是大型海绵;山脊西侧覆少量小结核,有大片沉积物覆盖,生物稀少,仅有少量海绵、海参和海星。
现场指挥部决定,7月18日进行常规调查,预计7月19日进行本航段第3次下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