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三农”融资渠道破解农业发展“瓶颈”
近年来,我市金融系统着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支农金融产品,拓宽“三农”融资渠道,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效破解了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有力支持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打造出农村金融的“潍坊品牌”。我市农村金融创新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围绕让农民致富有本钱,着力健全“资源变资金”的金融创新体系。针对农村金融普遍存在农民资产相对较少、缺乏有效抵押物、抵押难、担保难这一老大难问题,我市大胆创新,促进农民手中的“沉睡”资产优势转化为融资优势,形成了农村金融资本的“洼地”效应。组建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初步形成信息共享、交易统一、运行规范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加速流转和优化配置。截至11月底,该中心已办理农村产权抵押登记280多笔,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1.3亿元;稳步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重点选择具有主导产业、产品,村干部领办、“能人”领办和农业龙头企业领办的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互助业务试点,目前,我市7个试点县市区已有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资格认定,参与信用互助社员达3635人,互助金出资总额3999万元,开展信用互助共计74笔,金额250.79万元,试点规模稳居全省首位;积极扩大涉农抵质押物范围,缓解“贷款难”、“抵押难”问题,盘活农村存量资产。我市强化政策引导,出台了海域使用权、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蔬菜大棚抵质押贷款等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因地制宜推出9大类、83个创新业务产品,目前,累计支持农户超过23万户,发放贷款300多亿元。
围绕让农业发展有资金,创新建立“多元化、低成本”的惠农融资体系。我市不断优化“三农”融资体系,在稳步发展银行信贷融资的基础上,推动多种途径的直接融资,不断降低涉农企业融资成本,提升农业发展能级。2011年至2014年,我市涉农贷款平均增长17.3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8个百分点。2015年前三季度,全市涉农贷款实现余额2879.7亿元,比年初增加191.6亿元,增长7.1%。自2007年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来,累计承保农作物2963万亩,市县两级财政承担保费补贴资金6630万元,受益农户超过35万户,在减轻灾害损失、稳定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整合相关产业类财政专项资金,作为引导基金,通过合资、合伙等方式与金融、社会资本结合组建总规模将达50亿元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通过股权、债权、担保、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批量中小企业等领域。
围绕让农户支付更便捷,全面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我市积极探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大力推进金融进社区、进农村,真正把金融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农户门口,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农村金融网点和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对全市126个乡镇,7177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实现了“电子机具村村通、银行折卡户户用、足不出村存取款、田间地头可转账”,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2012年,我市所有县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四区农联社整合组建潍坊农商行,全市农村商业银行股本总额达到57.6亿元,存贷款余额、经营利润总额等10项主要业务指标在全省农信系统一直居第一位。鼓励新型金融组织向农村延伸,目前全市已有8家村镇银行开业运营。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50家小额贷款公司运营资金达到60.7亿元,贷款余额63.3亿元,其中“三农”贷款余额41.5亿元,占比超过65%。大力推广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寿光在全国率先开办了以“信用评定为基础,合同订单为依据,保险保证为保障”的订单农业融资试点,已发放订单融资贷款16亿多元,订单农作物生产达到14.7万亩。在全省率先开办“现代农业票据通”业务,发放9.2亿元再贴现支持35家涉农中小企业。诸城创新推出“农村新型社区金融”模式,设立农村社区金融服务窗口208个,打造“两公里金融圈”,实现了金融基础设施广覆盖和农村金融服务“便民、便捷、便利”。
围绕让农村金融生态更优化,全力构建“精准高效”的政策保障体系。我市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生命线,全力提供最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最有力的保护。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出台《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不断扩大农户信用评定范围。目前已评定信用户142万户,授信余额715亿元,贷款余额209亿元,实现了农户授信的全覆盖;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出台了促进农村金融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有效提高了农村金融发展活力。加强财政扶持资金投放力度,目前各级财政部门共发放资金超过4亿元,有效改善了金融机构对“三农”信贷支持力度。建立新增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向农村金融机构发放风险补偿资金近1亿元,占全部补偿资金的46%,增强了各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信心,保障了农村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