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一企、一企多点
![](https://baogaosu.com/pic/randpoint10.jpg)
安徽省粮食局关于2017年度全省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进展情况的通报
各市、县(市、区)粮食局:
2017年,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粮食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的通知》(皖政办秘〔2016〕249号),按照《安徽省粮食局关于全面推进改革进程的实施意见》(皖粮财〔2017〕22号)要求,明确目标,抢抓机遇,攻坚破难,勇于作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成效明显、亮点纷呈。一是企业整合重组取得新突破。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个数减少到285个,实现瘦身健体,规范运作。来安、全椒、太和、寿县等地按照“一县一企”的改革模式,大力推进国有粮食企业重组整合,压缩管理层级,强化内部管理,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了依法治企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二是土地变性确权取得新进展。全省土地变性确权面积及确权率均较上年稳步提升,合肥、滁州、宣城、黄山等市土地变性确权率达到了90%以上。三是经济效益和资产质量实现新提升。全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盈亏统算实现利润3. 粮食局
![](https://baogaosu.com/pic/randpoint8.jpg)
来安县“三打破”促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闯出新路
来安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县级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以来,坚持以“资源整合,提质增效”为着力点,从改变粮食企业小、散、弱状况入手,着力提升企业经营水平和品牌效益,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打破“散弱构架”组建大集团。对全县8个国有粮食购销法人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新组建“来安县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将所属库点整合为15个中心库、8个收储库,形成“一县一企、一企多点”经营框架;同时,定编定人、规范运行,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架构,公司设董事会、监事会,所属23个库点,按照每万吨仓容定岗6至8人,负责库点粮食的收储管理。二是打破“固化利益”卸下大包袱。全面清理、登记原有国有粮食企业的资产及人员,清退企业不在册人员126人,精简原企业班子成员及管理人员76人,精简幅度达61%。新改设“县级粮食质量监督检验检测站”,专项承担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检测、质量会检、品质测报工作,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每年可为粮食企业节约成本300多万元。三是打破“单一模式”形成大格局。加强与国内粮食大集团、大企业合作,推进粮食全产业链经营。与上海货通天下合作成立股份制公司,开展粮油收储主营业务。引入南京闽旭公司投资1200万元的3. 粮食局
![](https://baogaosu.com/pic/randpoint7.jpg)
安徽省粮食局关于上半年全省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进展情况的通报
各市、县(市、区)粮食局: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文件精神,按照省局年初工作目标,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主动作为,不断深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一是争取政府出台文件或实施方案。淮北、蚌埠、滁州、马鞍山等市争取政府支持,出台了深化企业改革的意见,来安等县经县政府审议通过了改革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区域改革,加快了改革步伐。二是兼并重组取得实效。全省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户数整合到333户,较上年同期减少103户,减少23. 粮食局
![](https://baogaosu.com/pic/randpoint4.jpg)
滁州市粮食局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做强“舌尖产业”
一是整合资源。按照“一县一企、一企多点”改革目标,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整合重组,将原有30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整合为21家。对各基层粮站进行重组,成立粮食收储有限公司。改制后企业实行制度管控、财务核算、贷款融资、购销经营、人力配置等“五个统一”,有效节约经营成本。二是盘活资产。全面清理、登记原有国有粮食企业的资产、人员,对国有粮食企业实际使用土地面积514. 粮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