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社

全国劳模吴建军的茶叶合作社发展之路
全国劳动模范、农民致富带头人吴建军出生在绩溪县上庄镇与歙县交界的高山上,这个名为竦岭亭的村子总共只有三户人家。自幼家境贫寒的他,在生活艰难的磨砺中,也养成了大山一样吃苦耐劳、坚毅不拔的优秀品格。2007年初,时逢茶产业被县政府确定为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绩溪作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茶产业资源,凭多年打拼经验,让他看到了发展茶业的空间和致富的商机。经过多方调研,决定创办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为乡亲们趟出一条兴茶富农的新路子。2008年冬天的一场雪灾,茶园大面积受冻,不少茶农近乎绝望,这对合作社的发展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让茶农重拾信心,他冒着寒风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不厌其烦地介绍合作社免费送茶苗、免费培训、保底收购的保障措施,和茶农一起分析前景,给他们送上“定心丸”。为了更有说服力,他决定把上庄村作为农民茶叶致富的样板,在合作社扩股时优先吸收有责任心的贫困家庭入社,先入社先受益,上庄村王元远户是村里的贫困户,入社之前一年茶叶收入不到3000元,入社后经过培训和实际操作的传帮带,仅仅三年茶叶收入就达到1. 供销合作社

东部竹笋产销专业合作社
宁国市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元竹之乡”,竹笋基地13万亩,产量低、质量差、笋农卖笋难、价格低,难以增产增收。为带领农民致富,市供销社发起,依托乡味源公司组建“宁国市东部竹笋产销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50万元(市供销社占15%,公司占5%,林农占80%),现入社成员涉及宁国、临安、广德三县市9个乡镇17个村319户成员,竹笋基地4万亩。以供销社为龙头组建了农资综合服务中心,村设立理事分社,建立农资综合服务站。合作社成立以来,从抓竹笋标准化生产基地入手,开展科技培训,已组织实施4万亩绿色、有机笋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了蔬菜示范推广基地350亩,推进5000亩蔬菜标准化基地发展,满足企业加工需要。投入6万元印刷2万份《无公害竹笋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免费发放给笋农,以此推动竹笋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带动2. 安徽经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