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O:2015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暖年份
27.11.2015 12:18
本文来源: 气象
厄尔尼诺峰值过后,其对全球温度的整体影响仍可能持续。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均低于往年平均值。此外,厄尔尼诺产生的其他影响,如全球珊瑚白化事件等也在增强。 海洋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
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积聚在气候系统中,其超过90%均由海洋吸收。这导致海洋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热带太平洋、太平洋东北部、印度洋大部、大西洋北部和南部区域等海表温度均高于往年平均值。 区域温度
WMO观测的大部分陆地区域温度均明显高于其往年平均温度,尤其是北美西部、南美大部、非洲、欧亚大陆南部和东部。 高温
从今年春末至夏季,欧洲、非洲北部、中东均受到高温冲击,许多地区的高温纪录不断刷新。五、六月份时,极端高温席卷印度,大部分地区最高平均气温超过42°C,部分地区高于45°C。巴基斯坦南部地区在六月份时最高平均气温超过40 °C。 强降水与干旱
今年,强降水事件频发。美国、墨西哥、玻利维亚、巴西南部、欧洲东南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部分地区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强降水事件一样,全球各地的干旱情况也颇为严重。中美洲、加勒比海、南美洲东北部(包括巴西)、欧洲中部和俄罗斯部分地区、东南亚部分地区、印度尼西亚和非洲南部等均受到干旱影响。美国西部地区因干旱触发的野火频频发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热带气旋
从今年初至11月10日,全球共生成84个热带风暴(1981至2010年平均每年发生85个)。其中,西北太平洋共生成25个,北印度洋生成4个,南太平洋生成9个。 北极与南极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运用卫星监测南极和北极海冰以来,记录显示北极海冰面积在整个季节周期中总体呈减小趋势。而在南极,10月6日,日海冰面积达到最大,为1883万平方公里,在有卫星记录以来排在第16位。 WMO指出,由于人为因素影响的气候变化,在2011至2015年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尤其是极端高温相关事件,在一些特定时间段内发生的概率大幅度增加,一些地区发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概率可能增加到10倍甚至更多。(转自中国气象网)
本文来源: 气象
27.11.2015 12:18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