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园六安馆石碑上刻“Liu an” 市民质疑应是“Lu an”

10.12.2014  19:37

前两天,市民许先生和友人同游徽园六安馆时发现门前石碑上雕刻着“Liu an”。对于这个拼音,许先生认为应该是“Lu an”。不过园方表示,之所以在石碑上刻上“Liu an”是遵循现代汉语词典。

许先生告诉记者,12月7日他和几位友人同游了徽园。在六安馆门口,一个石碑上刻着“Liu an”。对此,许先生感到颇为不理解:“六安的‘六’应该念‘lu’,为什么石碑上却刻着‘liu’呢?”

记者随后咨询了徽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石碑上刻拼音时,他们查看了最新出版的词典,词典上的拼音即是“Liu an”,所以他们这样做是遵循词典。“Lu an”只是大家的方言说法。

六安的“六”读音究竟应该怎么读?是“liu”还是“lu”?原来,在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2005年修正定稿第五版中,六字在用作地名时被取消了“lu”的读法。不仅是第五版,2012年出炉的第六版也没有“lu”的读法。

事实上,我国有两个地名中的六念作“lu”,一个是安徽的六安,还有一个就是南京的六合。关于六安的“六”字读音是否可以由“lu”改为“liu”的问题引发过不小的争议。主张读“liu”的人说这是按照普通话的语音标准来读的,主张读“lu”的人则说是贯彻“名从主人”的原则。

支持读“lu”的人士认为,“六”在地名中读“lu”音,是有地方文化历史渊源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读音,取消是不合适的。“六”作为皋陶的封地,指水边的高坡,与“陆”字通假,符合当时沿淠河周边的地形地貌。“汉武帝设六安国,意思是‘六地平安,永不反叛’, 这个‘六地’指的是‘六(lu)’这个地方,而不是指“‘6个地方’”。

著名语言学家、词典学家王光汉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地名是为地方服务的,读音往往是约定俗成。“地方名称要听从地方的读音,不能乱取消。”

不过,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景仑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编定《现代汉语词典》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在学术上有极高权威和影响力。学者们把地名“六”的“lu”读音舍弃,是综合考虑到社会上的各种现状和意见,不是随意乱修订的。

记者查阅新闻发现,安徽省曾于2006年1月专门对六安和蚌埠地名读音的审定进行了复查。经安徽省政府同意,并得到国家地名研究所的有关专家的认可和理解。 蚌埠的“蚌”字最终得以保留“beng”音。六安中的“六”字也得以保留了“lu”音。

0

编辑:吴月峰

资讯标签: 徽园六安馆 六安的读法 现代汉语词典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