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点亮”乡村夜生活

24.10.2018  10:23

  10月13日,万里在固镇县石湖乡东圩村民小组一处电影放映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

  从1981年到2018年,今年55岁的万里,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石湖乡农村电影放映员的岗位上走过了37个春夏秋冬,为广大农村放映了上万部影片,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电影文化的发展和改变。

  1981年,因为要普及电影文化,很多公社和乡镇成立了放映队,18岁的万里便开始了他电影放映人的职业生涯。电影放映队刚成立时,使用的是胶片电影放映机,每次放映电影需要人工竖立木桩。37年过去了,放映设备也在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换代和改进,现在万里使用的是数字电影放映机,机器有专门的GPS定位,还可以自动拍摄不同角度的6张照片,数据能同时上传到市里、省里。

  在上世纪80年代,能够出去放电影,是一份特别让人羡慕的工作。而如今,电影放映员已不是万里的专职工作,他在县城里找了一份保安的差事,下午不用上班。他说这样就不会耽误自己晚上给乡亲们放电影。他每年要给所在的乡镇12个村放映120场电影,每放映一场县里补助75元,影片都是由县文广新局统一采购。

  万里说,刚开始放电影那会儿,一晚上都有好几千人来观看,他想休息一下,去个厕所都不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加,再加上后来手机和网络的流行,农村看露天电影的人渐渐变少。但是,还是有人喜欢看露天电影,想看电影。他说,即使只有一个人看,他也要坚持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下去。

  据了解,万里所在的安徽省固镇县2017年完成数字电影放映有效场次2314场,全年约20多万人次观影。全年电影放映部数近30部,其中国产新片率约占80%,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新华网发(李斌 摄)

  在万里的家里,还留存着几台当年的电影放映机,如今成了老古董。新华网发(李斌 摄)

  万里展示30多年以前的电影放映机。新华网发(李斌 摄)

  10月13日,万里在准备当天晚上的放映设备。新华网发(李斌 摄)

  10月13日,万里将放映设备板上三轮车准备去村里放映。新华网发(李斌 摄)

  10月13日,万里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放映设备,准备去村子里放电影。新华网发(李斌 摄)

  10月13日,在固镇县石湖乡东圩村民小组一处电影放映点,万里正在准备当天晚上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新华网发(李斌 摄)

  10月13日,万里在铺设电影幕布,附近的村民前来帮忙。新华网发(李斌 摄)

  10月13日,在固镇县石湖乡东圩村民小组一处电影放映点,万里正在准备晚上的公益电影放映。新华网发(李斌 摄)

  这是万里现在使用的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新华网发(李斌 摄)

  10月13日,万里手里拿着统一制定配发的放映卡。晚上放映的影片都在这个卡里,一机一卡、一人一卡。新华网发(李斌 摄)

  10月13日,夜幕降临,村民们带上小板凳前来观看电影。新华网发(李斌 摄)

  10月13日,在固镇县石湖乡东圩村民小组一处电影放映点,村民们坐在家门口,观看晚上放映的电影。新华网发(李斌 摄)

  10月13日,在固镇县石湖乡东圩村民小组一处电影放映点,村民们坐在家门口,观看放映的电影。新华网发(李斌 摄)

  今年55岁的万里,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石湖乡农村电影放映员的岗位上走过了37个春夏秋冬。新华网发(李斌 摄)

(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