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发现唐代石刻仕女礼佛图 距今已有1185年

14.08.2014  10:19
导读:日前,浙江美术学院的专家教授一行4人,来到齐云山考证、校对某些摩崖石刻时,在该景区天桥石岩下发现一处唐代石刻和岩画。

据悉,当地导游胡伟生长在这一区域,长期导游工作对摩崖石刻产生浓厚兴趣,并发现了这一石刻和岩画。因石刻模糊,只要有文化学者来齐云山,他就会有意识地加以介绍,希望甄别出这一石刻的具体年代和内容。

此次,专家水洗擦拭后仔细辨认,石刻虽不太完整,但“大和三年十月”等字样较清楚。左侧的岩刻图画为一仕女礼佛图(如图),发冠雍贵,眉目端庄,服饰大方。专家称,该两幅石刻,属晚唐(公元829年)作品,因岩石风化,具体作者无法得知,距今1185年历史,比目前齐云山有记载的北宋崖刻向前推进了138年,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齐云山历史最久的摩崖石刻。而且,该石刻也让史料记载的齐云山在唐代就有佛教活动得到确定。

张启立 本报记者 吴永泉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