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祁高速:徽风皖韵绘长虹
编者按:2004年11月,安徽省委、省政府挥出大手笔,安徽省“四纵八横”高速公路网规划正式出台。到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将达到5500公里,密度为3.9公里/百平方公里,民航机场、铁路枢纽半小时内上高速公路,形成“两沿、三纵、六横、九连”,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结构合理、协调配套、高效快捷的现代化高速公路网络体系。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合宁高速公路开建,到今天全省“十字型”高速公路主干网形成,不到30年,却清晰记录了了一道闪亮的时代发展轨迹。今天,我们选择了我省近年来比较重要的在建和建成高速公路,带你一路读安徽。
中国东部,长江之南——黄山市,闻名海内外的大美黄山、天开神秀的胜境齐云,山岳相望,绵延百里;诗画新安江,七百里追梦,东流入海;还有上百年的古宅,历经岁月沧桑,娓娓诉说着徽州的千年史话。
从黄山市休宁县长岭启程,跋山涉水,穿越一座座隧道,来到皖赣交接良禾口,安徽高速人在皖南山区用整整四年时间,精心书就了一条103公里长的大写的“一”。他横空出世,他天马行运,他宛如一条巨龙挥洒悠游于山岳江河之间——他的名字叫黄祁高速。
黄山“十”字形高速公路骨架形成
摊开安徽地图,黄山群峰比立,层峦叠嶂,古往今来交通成为阻碍出行和制约发展的瓶颈。1979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登临黄山之巅,曾殷殷寄语:“将来到黄山要能开快车。”
2004年10月18日,徽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黄山高速公路“零”的突破,为黄山市融入浙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圈、实现快速崛起构建了一条“快车道”,屯溪至上海实现了当日往返。徽杭高速对于黄山旅游的意义显而易见,上海、杭州、上饶、黄山、合肥、南京、苏州的大旅游经济圈形成,成千上万辆旅游大巴,沿着“上海名城—杭州名湖—黄山名山”这条国际级黄金旅游线路一路奔行。
徽杭高速开通之前,黄山市年接待游客只有620万人次,徽杭高速公路通车后,吸引了杭州全年30%的游客接待量,2011年,黄山市接待游客量突破3000万人次。其后,铜汤、黄塔桃、绩黄三条高速公里相继建成通车,带动了合肥、黄山、池州、铜陵、安庆、巢湖的旅游资源进行一体化整合,搭建了“无障碍旅游经济圈”。黄山市正加速形成东连杭州、西接南昌、南通福州、北达合肥的“十”字形高速公路骨架。
然而,西向通往江西(景德镇)和连接省内西部,只有一条100多公里长双向两车道的省道,构建西向快速通道(黄祁高速),对完善国家及区域路网结构,发展国家及皖南地区社会经济,特别是周边区域旅游经济,提高综合发展水平等,都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09年10月黄祁高速公路开工,安徽高速人历经4年奋战,2013年12月30日一条优质、平安、生态、人文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黄山“十”字形高速公路骨架真正形成。
黄山—祁门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公路网杭州至武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四纵八横”中的“八横”之一,同时也是交通部规划的“7918”国家高速公路网杭州至瑞丽公路路网的加密。该路东起黄山城西休宁县长岭枢纽互通,连接已建成的合铜黄、黄塔桃、徽杭高速,西至皖赣两省交界处的良禾口,接安景高速和江西省浮梁至祁门高速,全长103公里。
融徽风皖韵造人文高速
黄祁高速公路全线位于黄山市境内——地处大黄山风景区范围,绕行齐云山国家环境保护区,沿线草木葱茏、植被丰富。更为重要的是,黄山市是徽文化的发源地,高速途径徽商故里屯溪、状元县休宁、红茶之乡祁门。把高速公路建成一道与周围地貌、人文相呼应的美丽景观,是打造生态环保路的更高追求。
黄祁高速公路注重吸纳和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沿途服务区、收费站、隧道洞门按徽式风格建造,粉墙黛瓦,古韵流连。结合当地的文化,在路的地点设置了状元牌坊,坊上刻有“荣归”二字,寓意衣锦还乡;在路的终点设置了迎客松雕塑,综合黄山的青松、奇石、云海形成独特造型;在齐云山服务区,两对浮雕用现代化手法再现了徽州地区不胜枚举的著名景点和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在牯牛降服务区,两组栩栩如生的采茶姑娘雕塑,仿佛让人嗅到了清纯新茶的茗香。
此外,沿途路线设置了“西递、宏村”、“齐云山”等人文和自然风景名胜区标识牌。人文高速公路的建设,使高速公路不仅是人员和物资交流的通道,还能让高速公路成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通道,对宣传安徽特色、弘扬徽文化、展现安徽高速魅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