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历经千年捕鱼技艺 今成巢湖边靓丽风景(图)

10.11.2014  17:12

和鸬鹚一起出门打鱼

  还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中郑振铎的作品《鸬鹚》吗?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渔人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不多一会儿,鸬鹚钻出水面,扑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

  沐浴着夕阳,鸬鹚捕鱼的画面让人觉得生活十分恬静、悠闲,这种记忆一直伴随着很多人,回味无穷。如今,在巢湖岸边0.83平方公里的围堰湿地,61岁的老渔民徐永仓每天带领着10只鸬鹚捕鱼,将这一有着千年历史的捕鱼技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展示在游人眼前,成为巢湖岸边一道靓丽的风景。

   十只鸬鹚是他的“小伙伴”

  早晨6点多钟,家住长临河镇的徐永仓老人便骑着自行车沿着环湖大道来到他工作的地方——滨湖渔船码头,一个小时的骑行,徐永仓额头上渗出汗水。来不及休息,徐永仓便奔向围堰湿地边,看看自己的“小伙伴”鸬鹚。

  站在水边,徐永仓拿着长竹竿在水中敲打着,嘴里发出“咳!喔呵呵……”的声音,很快,正在水中央竹筏竹亭中休息的鸬鹚向他飞奔而来。徐永仓拿出一些小鱼,朝着它们一抛,鸬鹚张开带着弯钩的长长的嘴巴,接住小鱼,一口吞了下去。

  喂完“小伙伴”,徐永仓划着小竹筏,来到鸬鹚休息的竹筏竹亭打扫卫生,这是徐永仓每天早晨必做的“功课”之一。

  在徐永仓忙碌的时候,刚刚吃完小鱼的鸬鹚悠闲地围着他一圈一圈地转。

  清扫完毕,徐永仓便点上一根烟,重又跳回小竹筏,然后用竹篙将周围的鸬鹚挑上来,十只鸬鹚并列站在竹筏两边,昂首挺胸。

   鸬鹚捕鱼曾是生活保障

  如今,在巢湖岸边,鸬鹚捕鱼已经退出了生活的舞台,徐永仓在巢湖围堰湿地使用鸬鹚捕鱼如今也是一种表演。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徐永仓一家老小都是依靠着鸬鹚捕鱼而生活。

  从16岁开始,徐永仓就开始跟随着叔父学习使用鸬鹚捕鱼。“为了培养它们对鱼的追逐感,鸬鹚一出生就要喂食剁成肉泥的鱼肉,75天羽毛长起后,才开始放它们下水。”

  徐永仓说,首先训练它们扎猛子。扎猛子是捕鱼的基础技艺。另外,扎猛子的速度也至关重要,否则光看到鱼,追不上也枉然。“一只威猛的鸬鹚,每次不仅可以捕捉大量鱼虾上船,有的甚至可以捕捉到超过自身体重几倍的大块头。”徐永仓说,他曾经饲养过一只鸬鹚,在巢湖捕捉过十几斤重的大草鱼,这也是它们身价上千元的原因所在。

  徐永仓说,要让鸬鹚协调作业,得让它们听懂发出的指令。这些听起来很简单的吆喝声,不同的音调、节奏,有着不同的含义。 “刚买来前几天,它们不太听话,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后,它们才会变得驯服。”

  由于鸬鹚的正常寿命在12年左右,所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徐永仓的家里曾养过好几批鸬鹚,这些鸬鹚每年可以捕鱼一万多斤。

   捕鱼画面太美令人难忘

  徐永仓带着10只鸬鹚开始捕鱼了。

  拿着一把草,徐永仓用力地搓成一根根草绳,然后系住鸬鹚的脖子。准备完毕后,徐永仓撑着竹筏朝着水中央芦苇丛靠近。

  “喔呵呵……”一声浑厚悠长的吆喝声,徐永仓将细长的竹篙一挥,竹筏上的鸬鹚扑腾腾跃入水中。不一会儿,几只鸬鹚相继浮出水面,它们的脖颈都鼓鼓的,徐永仓娴熟地用竹竿挑起、拉近,手提鸬鹚挤出它们喉部的大鱼,再吆喝一声,将鸬鹚抛回水中。

  若是鸬鹚逮到了大鱼,吞不进去,徐永仓便用竹网兜住大鱼,如此循环往复,短短半个小时不到,十几斤鲫鱼、鲤鱼和汪丫鱼便轻松进舱。

  每当鸬鹚逮到大鱼,岸边观看的游人便拍手叫好,有的拿出相机记录着这难得一见的画面。徐永仓向前撑着竹筏,并用竹篙不停地敲打着水面,嘴里也发出“喔呵呵……”的声音,十只鸬鹚跟着他活跃在这0.83平方公里的围堰湿地里。

  半个小时后,徐永仓不再赶鸬鹚下水了,而是让它们停在竹筏上,将草绳取下,还从竹筏舱里拣些小鱼,一条一条抛给鸬鹚吃。

  “这些鸬鹚聪明得很呢,哪里有鱼吃,它们就会往哪里去。每捕一条鱼,就得给它们吃一条小鱼,要不然啊,就会‘罢工’不干了。”徐永仓说。

   盼望古老技艺得以传承

  在巢湖岸边,鸬鹚捕鱼的场景已经看不到了,徐永仓一家也早已脱离了依靠鸬鹚捕鱼来维系收入的方式。

  今年的9月份,巢湖特色水上旅游引进了鸬鹚捕鱼这一传统项目,但谁会使用鸬鹚捕鱼呢?找来找去,他们终于找到了徐永仓,希望徐永仓能够担当起这个项目。

  对于鸬鹚捕鱼,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玩得转的,它确实像徐永仓说的,“别看我指挥鸬鹚捕鱼得心应手,如果换个人,说不定就完全不同。”

  徐永仓说,他生在巢湖岸边,从小受父辈影响,鸬鹚捕鱼不仅是一项技艺,也是一家人的生活保障。那时候,为了能多捕些鱼,他每天都是起早贪黑。不过,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捕鱼完全是一种表演。“真没想到,鸬鹚捕鱼原来只是一种生存生活方式,如今也会成为现代旅游项目中一大亮点。”

  不过让徐永仓苦恼的是,原本村里十几家驯养鸬鹚的村民都早已改行,唯独自己仍旧坚守着这一古老的岗位。他说,再过几年,等自己老了,真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来接手自己的活。即便只是表演,他也希望这项古老技艺能得以传承。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
安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文化旅游工作
(本报驻安徽记者  郜  磊)日前,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