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手稿丛编》出版 "藤野先生"全文有90多处修改

11.03.2015  17:41

  鲁迅的手迹自成风格,带着明显的魏晋碑刻的笔意。图为鲁迅手稿,选自《鲁迅手稿丛编》。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老先生摇头晃脑念的这一段书里头的“波浪线”最初就有吗?《藤野先生》原题就是这四个字吗?这些问题,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日前出版的15卷本《鲁迅手稿丛编》中找到答案了。这套丛书是新世纪以来,首部系统地收录鲁迅手稿的出版物,其中既有鲁迅最初向报刊投稿的原稿,也有鲁迅本人在编书之前再度誊抄的稿件,其中删改之处都得以完整地呈现。

  收录了近年新发现的《娜拉走后怎样》等手稿

  在此之前,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共有过四五部比较完整的鲁迅手稿集出版。但由于年代久远,印数也不多,眼下已经难以找到,其中文物出版社的《鲁迅手稿全集》两函线装“文稿”卷,在全国仅存很少几套,主要由几家图书馆收藏,普通读者难得一见。

  此次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5卷本《鲁迅手稿丛编》,以小说、散文、散文诗、杂文、论著、书信和日记等不同的体裁分门别类呈现,不仅对已有资料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而且收录了近年新发现的《娜拉走后怎样》等手稿,再加上采用了最新的电脑扫描、制版技术,以100克全木浆胶版纸全彩印刷,是对鲁迅手稿最清晰、最“惊艳”的一次系统呈现。原鲁迅博物馆副馆长王德厚评价说,这部《丛编》的出版,在鲁迅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那些干净的手稿都是编选作品集时重新抄录的”

  《丛编》的编辑王培元说,自己以前常读《鲁迅手稿选集三编》,发现许多文稿干干净净,罕有修改痕迹,像《“连环图画”辩护》等几乎没有任何改动。因此,他猜想鲁迅写文章,必定是深思熟虑,事先打好了“腹稿”,下笔毫无阻滞、一气呵成。正如他在杂文《“出关”的“关”》中所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然而,编纂这部书的过程中,王培元在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料室、鲁迅博物馆、国家图书馆、文物出版社等地查找了大量资料,才发现那些干净的手稿,都是鲁迅在编选作品集时重新抄录的稿件,最初的原稿大部分都有所修改,甚至有的连题目都改动过,而一些文稿在再次誊抄的过程中也略有润色加工。“鲁迅太认真了!重抄自己的文章书信一丝不苟,一般人很难做到。”王培元感慨地说。

  为了方便读者比对,王培元将鲁迅向报刊投稿的原稿,与重新抄录的誊抄稿,皆收录到《丛编》之中。这些反复修改的痕迹,对于研究鲁迅的写作方法和观念,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线索。朱正曾出版《跟鲁迅学改文章》一书,专门讨论鲁迅手稿中的修改部分,“看他怎样选词,怎样炼句,怎样增删,怎样改作,探索他写作时思索的过程”,作为“一种极有益处也极有趣味的学习”。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老先生读书的那一段文字,原稿用的拟声词是“呢”“呢”和“嗳嗳”,后来改为“呢”“噫”“嗬”,还加了表示声音颤动的波浪线,更传神地描绘出老先生朗读的声韵。而《藤野先生》一文标题被涂改过,原稿前面还有“吾师”两个字,研究者认为,“吾师”与“先生”两个表述语义有重复,因此前者被鲁迅删去。《藤野先生》全文中,共有90多处修改,包括“亲看”改为“亲见”等多处字词、标点的细微调整,足见鲁迅严谨的写作态度。

  责编:牛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