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铁南站片区千余亩核心区将有规划设计“蓝图”
未来,在高铁南站周边千余亩土地上,将出现一批街头公园、广场、绿地、小品雕塑等城市景观,甚至还可能打造出别具风味的生态特色街区。记者从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高铁南站片区城市设计深化设计即将展开,从相关规划中可以寻觅到远景“蓝图”的模样。
建设进展
绕城公路改建
正在搭临时匝道
高铁片区已成为合肥南部重要标志性形象门户和城市南部活力中心,未来将形成以高端商务、现代商贸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带动包河区乃至全市服务经济的迅速发展。
作为华东四大高铁特等站,合肥高铁南站已经投入运行快一年,附近的合肥客运站正在建设。配套的绕城高速公路下穿高铁南站南广场改建工程已经启动,目前施工、监理单位驻点建设已完成,排水工程完成近半,临时匝道正在进行路基施工。
此次,合肥将展开高铁南站片区城市设计深化设计,规划核心区范围东至庐州大道,西至潜口路,南至高铁路,北至祁门路,总用地面积约为1217亩。
未来出行
依靠公共交通
处理人车集散难题
近期,有一些市民吐槽,在高铁南站公交枢纽站换乘公交车十分不便。乘客在高铁的落客区的终点站必须下车,要走到公交起点站去换乘,不但距离很远,还根本就不知道路在何方,找不到路,而且一路上只有车行道,没有人行道,安全系数也不高。
为此,新的规划提出,要在处理好大规模客流交通集散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规划,提升品质、彰显特色,全面提升地区活力,构建国际先进水平的布局合理、换乘便捷、运行高效、生态环保并具有高品质城市空间环境的城市地区。
未来,高铁南站片区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进行规划设计与开发建设。综合考虑高铁南站片区交通区位、交通需求规模,综合考虑轨道交通等交通因素,形成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研究轨道站点及交通枢纽周边土地利用,合理解决交通转换;衔接周边城市交通,合理组织各地块内部交通及出入口。加强道路交通特别是高铁南站及站前广场交通组织设计与研究,形成便捷的进出系统,严格控制交通性主干道两侧出入口,处理好各类停车和人车集散。
形象设想
未来南站片区
或有夜景景观系统
提出富有创意的城市设计方案,控制和引导高铁南站片区的天际轮廓线、建筑材质、色彩的选用和设计。
提出高铁南站片区绿地广场等城市开敞空间总体控制要求。组织策划片区景观游览项目,并提出可行性规划方案。这意味着,未来高铁片区不仅是交通枢纽,也有望成为合肥的新风景区。
对标志性建筑和重要节点建筑景观进行详细的项目意向设计。确定重要景观控制点,明确街头公园、广场、绿地、小品和雕塑等位置,并构想出南站片区夜景景观系统。
开发模式
主推绿色建筑
和生态特色街区
高铁南站“门户”的定位及其交通环境的客观条件,要求必须采用创新思维设计“高密度,低冲击”的开发模式。未来,要采用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和适宜的生态技术,建设绿色建筑和生态特色街区。
此外,高铁南站具有较高的“增量”发展潜力与盈利水平,产业及配套设施的空间布局也应与其产业链条的运作模式相互关联。应结合高铁南站片区发展定位和功能布局,超前项目谋划,预留设施空间,引导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