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理不分科 “安徽版”方案已着手研究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意见》明确,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实施意见》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 教育 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
《实施意见》要求,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实施意见》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五大任务: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进录取方式,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四是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加强制度保障,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五是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9月4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下发,上海市、浙江省今年将“首吃螃蟹”试点推行。安徽省考试院表示,目前正结合实际研究和制定“皖版”高考改革方案的细则,但具体推行“时间表”暂未确定。
省考试院“皖版”高考改革方案已着手研究,实行时间表暂未定
对于今年入学的高一新生来说,“高考改革”几个关键字一直萦绕心头。昨天《实施意见》发布后,“皖版”高考改革方案什么时候出炉?实行的“时间表”是否会影响到这批新生?
针对这两个关键问题,昨天上午,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第一时间采访省考试院 新闻 发言人胡雨生。
“我们也是上午才知道‘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下午省教育厅就紧急召开会议,计划结合本省实际研究、制定安徽省高考改革制度的一些细节内容。”胡雨生表示,教育部的总方案公布后,省教育厅已联合省考试院着手研究“皖版”高考改革方案的细则,但公布时间和改革“时间表”目前还未确定。“高考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需要时间去调研、征集意见、制定方案,具体的改革内容和时间表确定后会公开发布,也请高中生、家长们暂时不要着急。”
按照教育部的安排,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两地将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今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两省市的高二、高三学生继续实施现行高考办法。
高中校长录取多元化让均衡考生选择更多
高考改革释放的信号同样让高中校长们颇为关心,早在今年初的 合肥 市两会上,合肥市政协委员、合肥八中校长王建明就对此提出多项建议,昨天高考改革措施“落地成实”,再度让王建明关注。
“应该说,这个改革方案是我们‘教育人’期待已久的。”王建明说,延续了几十年的高考模式对于选拔人才以及国家人才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发挥的积极作用正在减弱。“这种大框架下的高考改革探索,目的就是想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问题,从而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作用。”
在他看来,最新公布的改革方案,最大的好处就是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英语一年两考的方式,也让“一考定终身”的固有模式被打破。
今年安徽省“两会”期间,省教育厅厅长程艺曾表示,皖版高考改革方案将在国家方案正式出台后落地,最快将在今年7月份拿出初稿,年底前正式出台。记者昨天从我省相关教育部门了解到,结合安徽实际情况,皖版高招改革方案正在制定中,具体时间表正在排定,将通过新闻发布会等方式适时发布。皖版考试招生方案何时公布?安徽考试招生改革如何推进?虽然现在还没有具体时间表,但让我们一起期待皖版考试招生方案的看点。
【10大看点】
我省在2005年的高考首次实现了英语单科的自主命题,从2009年至今一直坚持“完全自主命题”,今后,我省将继续坚持全部考试科目自主命题,还是部分科目自主命题,或者是回归到“全国卷”?
我省会不会回归“全国卷”?
学业水平测试有哪些变化?
今后,为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直接计入高考总成绩,相关科目的命题今后会不会也由“高考命题组”来命题?难度会不会增加?倘若提升到高考难度,有不及格科目会不会影响到考生拿高中毕业证书?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如何用?
“意见”明确,今后,将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今后,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如何使用?在学生毕业和升学中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自主招生考试将如何安排?
今后,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 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毫无悬念的是,“华约”、“北约”等各大联盟将不复存在,但高校自主招生年年讲“控制规模”,实际上变化并不大。 2015年起会有多大变化?只能静观其变!在时间安排上,考生和家长们“高考之后自主招生”的呼声终于有了回应,但涉及到这一块的材料审核、笔试、面试等究竟安排在什么时间进行?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答!
取消录取批次咋分高校层次?
2015年起,将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取消录取批次,对填报志愿的影响不会太大,但会增加考生和家长选择大学的难度。没有了批次划分,该如何比较科学有效地分辨大学的层次和差别?对于高考应届生来说,这也是个难题。
农村考生人数可会逐年增加?
今年,享受到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及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安排一定比例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的“红利”,我省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重点高校的人数明显增加。随着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的形成,今后我省农村学生考上重点高校的人数会不会逐年增加?
“头名”会不会只剩“裸分版”?
从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今后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今后,能在高考中获得加分的考生将会凤毛麟角,“高考头名”会不会只剩下“裸分头名”了?
“指标到校生”比例可会增加?
“意见”明确,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今年,合肥市区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的比例为85%,比去年提高5%;在就学和升学过程中,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同城待遇”。今后,优质高中和优质中职学校的招生名额如何分配?进程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还能享受到哪些更多的优惠?
普高高职学分如何互认和转换?
“意见”还明确,将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我省的学分互认和转换方案何时出台?同样值得期待!
可否及时公布专业录取分数?
“意见”还提到,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今后,在高校录取的过程中,为方便各方面监督、减少质疑,高校会不会更加及时、详细地公布录取分数,包括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等信息?
【热议改革】
我觉得这次改革意义最重大的就在于英语一年两考等措施,真正实现“高考不再一考定终身。 ”
——合肥一中高一年级部副主任尤光雷
学业水平测试纳入高考,会不会导致考生把学业水平测试也当做高考一样来看待,使之变成“小高考”,从而将一次高考的压力,变成三年中都有压力?此外,学业水平测试结束了,英语考试结束了,假如都在高二结束,会不会导致考生高三整整一年都把眼光盯在语文、数学两门功课上?
——合肥八中校长王建明
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不是高中,而是大学。学生和高中需要做的不是评价,而是陈述事实。至于事实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需要由
大学进行判断。
——北大原招办主任秦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