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间新车顶上多了个窟窿 高空坠落的门吸砸坏了车主的天窗
近年来,住宅高空抛物,在各个城市都有发生,轻者污染环境、损失财物,重者砸伤他人、夺人性命。一些居民为图一时便利,把楼下空地、公共绿地当成“天然垃圾桶”,将“垃圾”高空随手一扔,不管对他人、对环境造成多大危害。在他们眼里抛下的只是“物”,但对在楼下行走的路人或停放的车辆来说却是一把“利剑”。
高空坠落的门吸砸坏了车主的天窗
12月6日一大早,蚌埠市民梅女士像平时一样出门上班,刚到楼下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自己前一天晚上停在小区临时停车位的车子,天窗玻璃被一个金属门吸砸烂了。
看着新车的玻璃被砸烂,梅女士既心疼、愤怒又有些后怕。“千万不要高空抛物,这次砸的是车,如果当时站的是人,后果不堪设想。”梅女士拨打了市长热线12345反映了自己的遭遇,并表达了想法。
在现场,记者看到梅女士把车停在一栋11层的住宅楼附近,一个毫不起眼的旧门吸,正躺在梅女士的 汽车 天窗上,天窗已经被砸了个大窟窿,碎玻璃溅了一地。
梅女士打电话报了警,延安派出所民警到达滨河外滩花园现场后进行了取证。一位出警的周姓民警介绍,从现场情况初步判断可能是高空抛物,因为监控摄像头没有拍摄到“罪魁祸首”坠落的起点位置,取证很难,所以一时难以断定真正的原因。
城市上空的不定时炸弹
中平小区的陈女士对高空抛物特别有感触。小区东门是个被频繁使用的出入口,这个门紧贴着一栋居民楼,从这个门通过时,居民大多都迅速跑过去。“楼上经常有杂物扔下来,所以要特别小心,非常快地跑过去。”陈女士说,有次她经过这里,突然“天降异物”,“啪”的一声,一袋垃圾掉在她的头上,还好只是些轻巧的东西,没有造成身体伤害。当时她抬头就找,但楼上全无踪影,“只好自认倒霉了。”陈女士无奈地说:“经常有住户从楼上直接扔垃圾,有时垃圾袋里还有汤汁,溅得一地都是。“简直就像不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砸到人。”该小区保洁员说,有的居民懒得下楼,不想多跑两步路,直接把 生活 垃圾从楼上扔下来,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事发地住户可能共同担责
为遏制高空抛物行为,2009年,我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高空抛物行为进行了法律约束,明确了其责任归属。但在现实生活中,因调查取证难、难以找到“肇事者”,高空抛物受害者遭遇维权难的尴尬。这种监管上的“空白”恰恰为少数居民的不文明行为提供了庇护和纵容。
针对高空抛物所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记者咨询了法律专业人士,据禹会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曹舜介绍:“如果高空抛物造成严重后果,肇事者要负全部民事赔偿责任。如果不能确定肇事者,将由事发地点的住户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即共同危险行为责任。”
社区支招杜绝高空抛物
淮河社区行管中心碧水蓝天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刘玉华认为,根据工作经验看来,杜绝“高空抛物”这一陋习,除加强文明宣传 教育 外,最根本的还在于居民的自律。首先,要培养居民文明的生活习惯。通过发放“文明公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让广大居民充分认识到“高空抛物”的危害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居民文明观念。其次,动员业主互相监督,邀请热心小区公共事务的居民担任“高空抛物”监督劝导员,对社区居民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和劝导,通过业主的互相监督来共同维护“高空文明”。另外,完善小区监管措施,设立举报电话,鼓励居民对高空抛物行为进行监督,有条件的地方安装摄像头进行24小时监控,对高空抛物者形成一定震慑,倒逼居民严格“自律”。 记者 陈瑶
原标题:一夜间,新车顶上多了个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