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竞争如何步入良性轨道(人民时评)

10.07.2015  22:10

大楼不是大学的名片,高分生源也并非高校竞争力的核心。高水平的竞争呼唤高质量的标准、有境界的追求
  
  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严格执行政策,再次明确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随着各省市逐步进入高考录取招生阶段,划定这些“规矩”红线,向恶性竞争说不,对于确保录取的公平与秩序,很有必要。
  
  每逢高考季,高校之间的比拼与较量,常常成为社会话题。某种意义上,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进步,本身就是竞争的结果。尤其是,高考之后吸引优质生源,让天下英才尽可能“入吾彀中”,增强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这些现实的利益驱动,让很多高校难以淡定。一个“争”字,也就明里暗里地在象牙塔下书写开来。
  
  然而,近期发生的一些高校之间的“争端”,却让人觉出一种异样的味道。有争好生源的——为了招到“状元”,北大、清华的四川招生组不惜在微博上掐架、揭短,引得众人一边“围观”一边叹息。有争好名头的——为了“川医”之称,泸州医学院和四川大学闹得不可开交;为了“南大”之名,南京大学和南昌大学互不相让。“别把正剧搞成闹剧”“伤了和气,失了身份”……从网友的评论中,不难看出人们对这些变味的高校之争的态度。高校竞争,如何才能步入良性轨道?
  
  公平的竞争,规则与底线是生命。近年来,一些名校在招生中进行“掐尖战”,各地的高考“状元”更是炙手可热。为了把优质生源抢到手,一些高校只顾目的不顾手段,或让考生“先上车后买票”,或以重金吸引,或许以优厚条件,或派专车直接上门“抢人”,这些做法违背了招录政策,也突破了录取公平的底线,导致种种招生乱象。没有规则的竞争之下,最终谁也不是赢家。今年年初,教育部针对往年招生的问题,颁布了“26条禁令”;这回重申禁令,接下来关键是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对违规行为零容忍、敢于动真格,杜绝破窗效应,才能做到录取“零点招”、计划“零突破”,在有序中实现公平的竞争。
  
  高水平的竞争,呼唤高质量的标准,有境界的追求。不管是争考高分的状元,还是争一个响亮的简称,这些努力不能说毫无价值,但如果以“大学之道”的视野、立德树人的胸怀来瞭望,很多的“争”则过于功利、过于浮躁,与大学精神格格不入。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现在,高校的评价体系也在走向多元化,好比大楼不是大学的名片,高分生源也并非高校竞争力的核心。招了一堆状元、抢了一个好名称,这些只是“面子”,高校的竞争力还得看“里子”厚不厚:从师资队伍到教学水平,从校园文化到创新活力,以及无可替代、不可复制的办学风格。
  
  “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经过岁月的汰洗、竞争的挑选,那些卓然而立的名校,从不会迷失自己、丢失特色,而是沉着地做精神的坚守者,勇毅地做思想的开拓者。不尚名利,但求真理,唯有高扬这样的价值取向,高校的发展生态才会得到净化,良性竞争的土壤才能广泛生长。
  
  有这样一个段子。“北大距离世界名校有多远?”“出东门左转直行200米即是。”“清华距离世界名校有多远?”答案则是“出西门左转直行200米”。虽然不无调侃意味,但互为隔壁邻居的北大、清华,其竞争关系可见一斑。实际上,在同一所城市或相距不远的名校,或者实力相当的名校,难免会有“瑜亮情结”,会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这种“同城德比”现象,国外也普遍存在,如哈佛与耶鲁、牛津与剑桥。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高校之间的竞争故事还将演绎下去。其精彩与否,可以借用北大、清华校园里流传甚广的两个“名句”来观察——一曰兼容并包,二曰厚德载物。

责编:宣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