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飞:一台皮影戏 诉说千古事
图为马飞在工作室表演皮影戏《西游记》。
雕刻,刀工要精细,一个作品有时要剜七八千刀;动作,要练好“孙悟空”,前翻后翻都得跟上锣鼓镲的点儿……在安徽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七桂塘香街,马派皮影传承人马飞正在工作室里,摆弄着制作好的“皮影人”,讲述演了一辈子的皮影戏。
马飞演出最多的皮影剧目是《西游记》,他说自己的皮影路也像是去西天取经一样,经历了各种曲折。手中“皮影人”演绎着戏里的酸甜苦辣,而自己的人生也是一出精彩的戏。
走到哪,都放不下皮影戏
马派皮影发源于皖北农村,从马飞的太爷爷辈开始世代经营,作为第四代传人的马飞,6岁开始跟父亲学敲锣鼓镲,学“皮影人”绘图,12岁就跟着爷爷登台表演。
“那时候在老家灵璧县,最多时全县有24个皮影班子,马家就有4个。”但在马飞的记忆里,好景不长,随着电视在农村的普及,原本搬着板凳看皮影的村民,都把板凳搬回了家。
1990年,马飞同四伯父一道,重新组建了家族的皮影戏团,开创性地使用3.3米的大影棚,请来琵琶、二胡等乐队伴奏,但依旧没能打开局面,一个多月以后,戏团还是散了伙。
干装卸工、门窗厂工人,出海做海员,最后靠学来的看牙手艺在上海干起了牙医……之后的20年,马飞打过工,转过行,但家传的皮影戏,怎么也割舍不下。
“不管走到哪儿,都会把一箱子皮影道具带着。”也正是这份放不下,2011年在朋友的劝说下,马飞带着马派皮影的手艺来到合肥,并申遗成功,重新拾起了皮影戏。
皮影戏,综合艺术别有魅力
雕刻、美术绘图,到敲锣鼓镲、唱腔,再到动作的辗转腾挪……每个环节烂熟于胸,才能撑起一台皮影戏。
先是“皮影人”的制作,没有长期的绘画功底,画不出惟妙惟肖的草图;没有经年的刀工训练,雕刻不出鲜活的人物;就连最后的上色,都要先对皮影戏剧本了然于胸。
马飞说,重头戏在表演,皮影讲究两人一台戏,一个人敲锣鼓镲,要“一口诉说千古事”,锣鼓镲要敲得有情节,不生硬,唱腔也要唱出民间曲艺的原生态,唱出故事里的悲与欢。“时不时铁扇公主上场,你还得会用小嗓子学女声来段反串。”
另一人后台表演,必须“两手操作百万兵”,“武斗戏四五个人同时激战,全靠双手辗转腾挪,最多的时候一双手要操作八个人的表演。”马飞说。
“整个过程,没有四五年工夫,根本学不下来。”在马飞看来,这种综合艺术下表演出来的东西,别有魅力。
老艺术,需要更多推广呵护
使用大影棚表演,武斗戏操控七八十厘米的超大“皮影人”,唱腔里揉进最原生态的地方小调……马飞说,不同地方、不同派别的皮影,只有融入更多自己的特色,才会更好地传播。
这些年,马飞一边表演,一边琢磨着皮影戏的改进探索,“目标只有一个,不能让老艺术埋入黄土,而要让它传承下去。”
老艺术,需要更多形式的推广呵护。在马飞看来,皮影艺术发展面临的困境不小,“除了时代发展的冲击,不同于电影等铺天盖地的传播,皮影必须靠人到现场的亲力亲为,而且受制于时间等条件,晚上演才能有效果。”
现在,一有机会,马飞就会带着道具进社区、下乡村,同时还定点联系了合肥市的两所小学,每周都会去给孩子们上课,传授些皮影技艺。“表演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都会忘记,而当表演之后观众们掌声不断,那时候能感受到最大的安慰。”
“希望政府能更多地宣传推介,为非遗进校园、进社区、下基层等各种公益活动的举行牵线搭桥。”虽然困难不少,但马飞认为,个人、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皮影戏乃至中国的民间艺术,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孙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