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遭淹“生命线”抢通 防汛应急响应提升到Ⅰ级

08.07.2016  04:59

 

7月5日,第一集团军某旅奋战在当涂县湖阳镇运粮河防洪大堤。邵纪明/摄

   马鞍山防汛应急响应提升最高级别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报道,记者昨从马鞍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截至7月6日19时,该市长江和内河堤防1300公里全线超警戒水位,其中姑溪河(上游段)、黄池河、运粮河、裕溪河、牛屯河、得胜河、青山河(上游段)等7条内河超保证水位,姑溪河(上游段)、裕溪河、牛屯河、姥下河等4条内河超有记录以来历史最高水位。因长时间高水位浸泡,内河堤防险情频发,共发生险情283处,洪涝灾害十分严重。

  随着今年1号台风临近和长江2号洪峰过境,防汛形势极为严峻。马鞍山市防指决定自7月6日22时起,将防汛应急响应由Ⅱ级提升到Ⅰ级。

  据了解,目前省内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到Ⅰ级的分别是合肥和芜湖,马鞍山是全省第三个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到最高级别的城市,而长江沿线的安庆、池州、铜陵等城市目前都已经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含山都胜圩溃堤1500名群众及时转移

  7月6日下午,马鞍山市灾情比较严重的含山县林头镇都胜圩出现溃堤,林头镇政府立即调来冲锋舟,组织官兵、民兵抢险救援突击队,进村入户搜救受困村民。含山县林头镇武装部部长吴景亮介绍,自从林头镇堤坝出现险情到现在,他已经在这里奋战了7天7夜。沿途发现被困群众,吴景亮就劝说大家赶快离开,但是还是有些群众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撤离。目前该镇政府已经组织人员对部分不愿撤离的群众送水和食物,并建议他们配合安排尽早撤离。

  据了解,都胜圩共有19个自然村被淹,受灾群众超过3000人,需要转移的群众超过1500人。昨天上午10时许,林头镇民兵抢险救援突击队员再次驾驶冲锋舟开进村子,挨家挨户查看是否还有滞留的村民,由于圩区水位超过两米,水下形势复杂,有铁丝网、围墙、树木,加上水面上还有大量的漂浮物,给冲锋舟搜救带来很大的困难。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搜索,救援人员终于发现两位群众,并将其安全救出。含山县林头镇副镇长王军介绍,目前他们组织了8艘冲锋艇,参与转移人员有110人左右,预计到昨天傍晚之前就能够把剩下的受灾群众全部转移。

  另外,昨天上午林头镇义呈圩高洲段2.5公里河堤出现严重漫溢,驻镇江某部队、市县民兵及其他抢险人员赶赴现场抢险。昨晚18时许,含山县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义呈圩虽然险情不断,目前还处于安全之中。

   博望救灾生命线被紧急抢通

  马鞍山市另外一个受灾比较严重的就是博望区,据当地人介绍,该区位于水阳江下游,河网密布,圩区众多,特别博望河穿城区而过,连日暴雨造成博望区河水大涨,城区沿河区域部分被淹,东圩埂防汛压力较大,一旦失守,博望城区将基本沦陷。

  由于博望区境内部分内河破圩、漫圩,7月6日早晨5时左右,314省道(新)博望区城区段被淹,约400米路段一片汪洋。除了部分大型工程车勉强可以通过,小轿车、客车均无法通行。由于前期洪水的原因,博望区城区基本被淹,314省道成为进出博望区主城区的“生命线”,此次314省道被淹,致使进入博望主城区的交通中断,博望几乎成为孤岛。

  314省道被淹后,该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交运局、公路局迅速组织人力和大型机械抢险,6日上午,组织工程车正在拉运泥土和砂石往公路两边倾倒,挖掘机正在堆砌压实。博望区公路局局长刘安龙介绍,被淹的这段314省道有400米长,抢修的方案是在公路两边筑堤打围堰,挡住公路两边的大水,然后用多台大功率抽水泵将围堰内的积水排出去。

  记者昨日获悉,314省道积水路段的围堰已经打好,经过多台抽水泵抽水。目前,这条进出博望区主城区的生命通道已经打通,车辆可以通过。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纪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