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职业教育:两枚国赛金牌背后的力量

24.07.2014  11:52

2013年,来自马鞍山工业学校的汪德祥同学夺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首枚金牌,打破了安徽省国家技能大赛现代制造类比赛“”金牌的纪录;今年6月,在天津等七个省、直辖市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该市学子再创佳绩,共获得1枚金牌、9枚银牌和11枚铜牌,名列全省代表队第一;连续几年,马鞍山市中职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大部分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

近年来,马鞍山市职业教育坚持科学发展,主动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快推进职教品牌和企业、高职、中职三大职教集团建设,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职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写就了独领风骚的“马鞍山职业教育现象”。

政府推动 职教发展驶入快车道

职业教育的强大发展动力,源自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全力推动。近年来,该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实施意见》、《马鞍山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发展评价指标(暂行)》等文件,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从制度上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保障。2012年2月,市政府与省教育厅签署了“共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等九个方面开展合作,这一切都为我市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从此,马鞍山的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近年来,全市职业教育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先后撤并、整合、重组职业学校10所,5所职业院校实现易地新建。2012年,占地592亩、总投资5亿元的市中等职教园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全市职业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已达7958.94元。主要办学指标生均占地面积44.43平方米,建筑面积19.83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4279.86元。校均专用设备费达500万元以上,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109%,全市80%以上的中职学生都享受到了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

做强职业教育,关键在发挥各自优势。职业教育集团是新形势下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多赢的新举措。2008年,市工业学校牵头成立了安徽数控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有35家数控加工企业、职业院校参加;2009年,市职教中心牵头成立了安徽皖江汽车职业教育集团,有42家省内外汽修企业、相关院校参加。“集团成立以来,在专业教学改革、中高职衔接、实习实训、社会培训与鉴定、订单培养、产教结合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市工业学校校长窦天明表示。

同时,全市职教资源也实现了有效整合。2009年,市职业技术学院和市技师学院整体合并,实现了中高职办学的有效衔接;2012年,市职教中心与市信息技术学校合并,组建“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马鞍山中等职业教育集团)”,强强联合,该市中职教育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渠道畅通  就业升学两相宜

畅通的就业、升学双渠道,为职校生架设起了一座成才立交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考生到职业学校就读。

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按学校教学要求、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学校教学与企业员工培训同步进行,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这种模式针对性强,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缩短了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市工业学校依靠职教集团成员单位“订单”进行来料加工,节省了大量的耗材与资金,在企业技术工人的指导下,教师当师傅,学生当员工,在真环境、真项目、真产品的条件下,教师工程技术能力和实战经验大幅提高,学生真知识、真技术、真本领明显增强。皖江职教中心学校汽修专业的孙海涛同学高兴的告诉记者,上订单培养班,就业前可以零距离接触企业,学到了真技术,毕业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与孙海涛同学一样心里踏实的同学还有很多,据悉,皖江职教中心学校与芜湖奇瑞、上海大众马鞍山店、南京夏普公司、安徽天一重工等众多企业都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书,学生选择“订单班”,就业、工资待遇都有了保证,家长当然乐意让孩子上中职学校。

如果你不想那么早就业,还想着在学历上进一步提升自己,那么,不要担心,职业教育升学通道非常畅通。为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近年来我省已经启动实施系列中职教育升学政策。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如果有升学愿望,可以在学校报名、参加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职业类学生对口升学考试,成绩合格的可以升入高等职业院校或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也可以通过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测试,成绩合格的可以直接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此外,中职学生还可以报考“五年制”职业教育,即前三年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后两年在高等职业学校学习,毕业成绩合格取得大专毕业证书和相应的资格证书。

皖江职教中心学校校长滕培定介绍,近年来,该校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升学教育,让有意愿升学的学生进入高校深造。通过优化教师配置、统一住校晚自习、集中免费辅导、实行月考制度、开展校际教研活动等举措,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今年上半年,该校13名学生被相关高校对口本科专业自主招生录取,创历史新高。这13名学生涵盖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其中有2名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奖学生。今年该校还将有300多名学生参加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

校企合作  输送专业技能人才

近年来,马鞍山市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为载体,建立起政府、教育、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新机制。制定出台马鞍山市《关于大力推进我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校企合作水平作为职业院校办学业绩、工作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水平示范性学校、示范专业评审考核的重要条件;市经信委将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水平作为企业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引导企业开展好校企合作工作。该市有几所中职学校近年来先后和南京、芜湖等市内外近百家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固的合作关系,建立了校企合作汽修实训基地。每年各校都组织召开校园招聘会,为就业搭建平台,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就业形势一派大好。

以经常性对话协商机制为载体,建立政府搭台、部门参与、教育与行业企业产教结合新机制。2012年,由市教育局、经信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举办了马鞍山市首届装备制造业校企对接会,共有来自全市7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7家装备制造企业和7所职业院校,签订对接合作框架协议,开通了马鞍山市校企合作对接网络平台,为该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和企业搭建一个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沟通桥梁,促进交流互动,共同培养高素质的装备制造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该市经济社会发展。2013年,马鞍山市又举办了汽修、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三个类别的行业校企对接会,进一步为企业拓宽人才队伍建设的渠道,推动双方在交流、研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在合作中创新,在共赢中发展。

据统计,近年来,马鞍山市中职学生毕业后留在本地就业人数逐年增长。2013年,该市中职毕业生6375人,就业学生6248人,就业率98%。其中,留在本市就业5621人,占就业学生90%%。据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通过马鞍山就业形势、就业优惠政策、企业招聘用工信息的宣传,搭建更广阔的校企用工合作平台,有望吸引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在本地就业,预计2014年中职毕业生在本市就业有望达到95%。(余萍 王雁 特约通讯员:柴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