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

28.10.2016  05:01

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马鞍山市通过建立标准体系,完善设施网络,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构建了管理规范、体系完备、供需对接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立标准体系。从政策、标准、制度三个维度出台了4个规范文件,13大项600余小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103类1300余条公共文化机构管理制度,构筑了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一是出台《马鞍山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2015-2017年)》,形成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六大方面81条标准。二是出台《公共文化馆服务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公共博物馆服务标准》、《公共美术馆服务标准》、《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农民文化乐园服务标准》,对公共文化机构服务的设施与环境、服务对象与开放时间、服务内容与方式、服务管理与监督等做了系统规定。三是出台《马鞍山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与绩效考核标准》,明确定性、定量两方面、64项考核标准,采取政府考核、群众反馈和社会第三方评价,对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建立公共文化标准体系,政府提供哪些服务设施有章可循,群众享受哪些服务项目有据可查,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有规可依,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有标可对。

完善设施网络。按照“主城区10分钟、县级城区和中心镇15分钟、一般村镇20分钟”标准布局公共文化设施,积极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更加方便、可及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圈。一是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按“五室一场、若干功能设施”的基本模式,提升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个。对行政村,按“一场两堂三室四墙”的基本模式建设农民文化乐园,今年全市农民文化乐园将达100个。二是打造“没有围墙的文化场馆”。建成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全市数字文化资源在线共享,群众可以上网或借助布置在各社区、村的“文化旅游服务一体机”获取文旅资讯、文化活动和场馆预约、电子图书借阅等公共文化服务,也可以关注“马鞍山文化e点通”官微,动动指尖享受文化微服务。开通了全国首个“文旅生活”电视频道,提供文旅动态、文化视频、预约、购票、在线阅读等服务。建成全国首个数字文化体验馆,实现“实体元素—虚拟呈现—现场体验”,提高了文化艺术普及的趣味性、参与感。

创新服务模式。出台《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初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有效供给。一是探索设施建设管理社会化路径。扶持发展了德化堂古床博物馆、绿松石艺术馆、洪滨丝画馆等10余家民营文化场馆,年接待观众、游客超过40万人。委托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马鞍山大剧院,满足群众高雅艺术需求。成立睿马公司,经营管理市科技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年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免费培训人数1300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将教育、科技、住建、工青妇等部门、单位管理的全市76所大中小学校体育场馆、科技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公园等场馆场所资源,以及马钢、十七冶等国有大型企业公共文化资源统筹纳入公共文化管理,免费对公众开放和统一调配使用,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场所人流量提升超过20%。三是实现文化服务项目预约式配送。依托互联网搭建预约配送服务平台,推出舞蹈、声乐、器乐、美术、书法等12大项40余小项免费辅导项目,预约配送服务788次,服务群众11800人次。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