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发展生态养殖“盘活”农田

11.05.2016  12:43
摘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最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走在乡野阡陌间,却很难听到青蛙叫声。

   中安在线讯 据皖江晚报报道,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最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走在乡野阡陌间,却很难听到青蛙叫声。

  但是,在马鞍山却有片农田,田边沟渠里青蛙在游泳,稻田里蛙声一片。究其原因,这片农田采取的是虾鳖稻共生混养模式,生态养殖让农田效益得到最大发挥。

   虾鳖稻共生水稻不打农药不施化肥

  5月7日上午,天阴沉沉的,一场大雨正在酝酿。位于博望镇滨湖村的马鞍山农腾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人们却还在田边巡查。

  与传统的农田不一样的是,这片稻田四周挖出了一条深约1米,宽约2.5米的沟渠。沟渠和稻田中间是道矮矮的田埂,这几天雨水丰富,田埂早就被淹,稻田和沟渠连成了一片。

  “沟里面养了小龙虾、甲鱼,稻田里再过段时间就开始种水稻。”说话的是农腾公司总经理王德淦,他说,2015年,按照养殖小龙虾和种植有机稻的要求,在马鞍山市农委专家的指导下,投资500万元,实施虾、鳖、稻连作共生高效生产模式。所谓“虾鳖稻”连作共生种养模式,是一种集小龙虾、鳖、水稻于同一稻田生态系统内共生互利,种植、养殖相互促进的立体模式。即4—6月份养殖小龙虾,7月份种植有机稻,待水稻生长到一定时期,放养鳖。

  “这种模式不用化肥,不打农药、除草剂,纯绿色、无污染。”王德淦说,平时养殖过程中,甲鱼和龙虾随时能爬到稻田里,吃田里的害虫和微生物,并提供有机肥。同时甲鱼、龙虾在稻田里爬行,还可以除草,疏松土壤,水稻不再需要除草剂、农药和大量施肥,产出的大米绿色无公害。

   混合种养收益比单纯种水稻更高

  如此养殖,效益怎样呢?王德淦算了笔账:去年他们公司共有300亩稻田试行这种连作共生高效生产模式,亩均产龙虾75千克,按市场最低价每千克40元,收入3000元;产有机稻350千克,出有机米200千克,投放市场每千克20元供不应求,收入4000元;甲鱼要养殖两年才能捕捞,今年秋季开捕,按照目前的生长情况,亩产1公斤重的成鳖50只左右,按照每只140元价格被全部订购,两年里收入7000元,平均一年3500元。

  也就是说,通过虾鳖稻连作共生种养模式,他们平均每亩综合收入1.05万元,纯收入5000元以上。 “如果只是种水稻,一亩田最高收益也就2000多元。”王德淦介绍道。

  记者从马鞍山市农委了解到,农腾公司的虾鳖稻连作共生养殖模式是诗城发展循环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生态农业。自今年2月份以来,马鞍山市开始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行动,全市建立了8个稻田综合种养示范点, “稻田+水产”循环生态农业面积达到1.2万亩。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王永霞 石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