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装备技术升级 用心“智造”车轮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车轮公司车轮数控加工生产线场景。记者范柏文摄
6月7日,走进马钢车轮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顿时感到一阵热浪袭来。在车轮轧制工序段,只见火红的钢坯被送入车轮压轧机中,一阵火花四溅之后,轧制成了车轮的形状,随即被送到下一加工线。
“我们对产品尺寸精确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非常高,车轮生产出来后还要进行非常细致的切削、打磨,这也是质量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马钢轮轴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安涛说。据介绍,目前马钢车轮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机车轮、客车轮、货车轮、地铁车轮等,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地区。过去,货车轮市场需求量较大,近两年来,产品结构渐渐发生改变,机车轮、客车轮、地铁车轮需求量逐年增大,目前已占到总产量的50%左右。以地铁车轮为例,目前马钢的产品已占国内市场60%的份额。今年,马钢拿到了1.5万件地铁车轮的海外订单。
将左右两个车轮牢固地压装在同一根车轴上,便组成了轮对。轮轴生产、轮对组装的工作,就是在马钢轨道交通装备公司完成的。在这家公司宽敞明亮的车间里,记者看到,地面堆放着不少即将出口的成品轮对,两名员工正在对车轮内径进行检测。 “我们通过承接马钢瓦顿公司的先进技术,加强高速城轨轮轴技术研发,目前已建成货车轮轴生产线、客车城轨轮轴生产线、轮对喷漆烘烤生产线,初步具备动车、城轨、地铁轮轴的加工和组装能力,可实现年产货车轮轴12500套、客车轮轴5500套、动车轮轴3000套。目前正在生产的500多套货车轮,是一份来自印尼的订单。 ”马钢轮轴事业部副总经理杨霄说。
近年来,马钢先后投入近50亿元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实现装备技术升级和产品档次提升。建成世界领先技术的车轮专用炼钢生产线,业界功能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专业化车轮生产线。正是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轮生产线,完善了车轮产品的制造工艺,从硬件上保证了车轮的品质。
“目前,我们已实现动车组车轮关键技术突破,批量试制车轮的洁净度、综合性能明显高于进口车轮水平。 ”马钢集团副总经理苏世怀说,时速250公里速度等级动车组轮轴批量装车考核运行达30多万公里,预计年底前后可望通过CRCC认证,2017年实现国产化;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车轮、轮轴自主研制,已完成25万多公里装车运用考核里程,考核情况正常,预计2017年上半年通过CRCC认证,2017年下半年实现国产化。
如今,在马鞍山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除了龙头企业马钢外,还聚集了双益机械、港泰机械等30余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8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 2015年,基地实现产值42.5亿元,产业聚集效应初显。除了加大招商引资、突出项目建设,基地还注重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与绿丞实业、上海交大签订了轨道交通新材料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科电十四所、江苏轨交院、西南交大洽谈,利用马钢南山矿环形运输线建设轨道交通试验线。逐梦高铁,他们正在路上。
记者手记
1964年,我国第一个国产碾钢整体车轮在马钢诞生,中国火车就此告别只能使用“洋轮洋箍”的历史。在马钢车轮展厅,橱窗里一张张上世纪60年代马钢工人的工作照,昭示着这里的历史与荣光。
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慢脚步,而要风雨兼程,继续赶路。世界瞬息万变,50多年后的今天,轨道交通时代已呼啸而来。跑在城际间铁轨上的,是有着流线型身材的动车组;在城市地下穿行的,是准时、快速的地铁。遗憾的是,尽管近年来我国高铁路网建设不断推进,但动车组所使用的轮轴产品一直依赖国外进口。庆幸的是,马钢早就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发展机遇:2003年9月,启动高速车轮“863”研发计划;2008年6月,启动高速车轮自主创新研发制造项目;2014年4月,成功收购世界著名高铁轮轴生产企业法国瓦顿公司,通过深入的技术融合,大大缩短高铁车轮研发生产进程,加快实现高速轮轴产品国产化。依托龙头企业马钢,马鞍山去年成立了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目前已拥有30多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产业聚集效应凸显。目前,马钢高速车轮、轮轴虽然已经研发成功,但大批量进入高铁市场仍有一段时间。我们期待着有一天,高铁能装上“安徽制造”的车轮,滚滚前行。
政策链接
为了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马鞍山市出台了专项政策。首期规划约1800亩工业用地,作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并优先供应产业园项目工业用地。市财政每年配套安排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基地建设。马鞍山经开区成立总规模暂定为2亿元的引导基金,以股权、债权等形式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产业投资领域,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后期根据产业扶持和投资引导需要逐步增加规模。同时,马鞍山市按项目贷款利息50%予以补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列入国家、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且要求地方资金配套的项目,予以资金配套。为促进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和规模集聚,制定出台《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贯彻落实工业经济倍增行动计划打造千亿级开发区(2014-2017年)的实施意见》及相关实施政策,贯彻落实马鞍山市工业倍增政策,同时在项目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人才、质量品牌商标、名牌创建等方面给予企业相应奖励。
专家点评
近几年来,合肥等城市的汽车保有量都在快速增长,道路也越来越拥堵。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发展轨道交通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从省内来看,目前合肥正在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高铁在轨道交通行业将占据主体地位。与地铁相比,高铁对装备技术的要求更高。当前,轨道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必然带来对轨道交通机车、车用轮轴系统的大批量需求。在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市场前景广阔。我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提高全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推动我省由装备制造业大省向装备制造业强省迈进。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龙建成
企业家感言
在当前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马钢积极抢抓“中国制造2025”机遇,围绕轨道交通用钢核心业务板块,推进产品升级、产业化延伸和国际化经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力争实现轮轴产品竞争力达到全球一流水平。为实现“材轮轴架”技术集成应用和轨道交通走行部件的产业链延伸,加强高速动车及先进城市轨道用轮轴技术和系列产品研发,我们以车轮公司、轨道装备公司、马钢瓦顿公司为基础,实施相关资源和业务整合,成立了马钢轮轴事业部,打造车轮、车轴、轮对研发、制造、维修、商贸、物流等一体化业务,为用户提供全流程服务,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轮轴系列产品制造、销售和维修生产供应商。同时,还将开展国际代理,推进马钢瓦顿公司产品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马钢集团副总经理苏世怀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体系构建,既需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更需培育和引进一批技术导向型、具有特色专长优势的中小型企业。这些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可以成为连接产业基地的龙头企业、主导产品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纽带,为下游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技术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基地拓展市场、提升竞争优势。同时,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也可以形成联动创新、协同创新的创新链,共同推动基地的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批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追踪行业发展前沿,把握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中蕴含的爆发式成长前景,进而发展成为突破型、引领型的龙头企业。双益机械公司20多年来坚持为全国各城市地铁公司提供运营维护技术服务,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很多到公司工作的年轻同事都对我说,在公司能学到“真东西”。基于这种创新能力的持续积累,公司正在迈入快速成长的良性轨道。
——马鞍山市双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万泉
产业背景
轨道交通产业是围绕轨道交通发展起来的集研发设计、新型材料、装备制造、整车制造、运营管理、维修服务为一体的产业组织形式。涉及工程设计与施工、车辆制造、通信和控制、环境和社会风险管控、运营管理等30多个专业领域。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是实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高速动车、重载货车车轮、轮轴、转向架、弹簧、轴承及其总成,是高速机车、动车组、大轴重长编组重载货运列车行走与制动的关键技术部件,是国家规划中明确提出需要创新的重点产品。马鞍山拥有相当数量的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企业,发展基础较好。目前,马鞍山经开区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轨道交通走行部件产业链,其研发和生产能力几乎涵盖了轨道交通车辆装备的车轮和车轴、轮对、转向架等行走系统,涉及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研发设计、金属材料、机械加工、装备制造。马钢集团是马鞍山经开区轨道交通产业的龙头企业。马钢生产的轨道交通产品主要服务的企业是国家铁路总公司,中车集团,城市地铁运营企业,大型煤炭、石油、钢铁、矿山等企业的内部铁路专用线。目前马钢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车轮轮箍生产线,制造世界上直径最大和载重最大的车轮,是我国最大的铁路车轮生产基地和动车组车轮研发生产基地。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