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老馆新展开幕 两千年前工匠已有环保意识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8 月18 日,“匠心——文物背后的匠人精神”展在安徽博物院老馆开幕。256 件来自安徽、湖南等地的重要文物,讲述了中国造物技艺的发展,诠释了中华文明历程中的匠人精神。这是安徽博物院老馆修缮后我省首个原创展览,其中不少展品还是第一次和大众见面。
展览吸引很多市民前来参观。
生产工具显示先民智慧
早在5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远古先民们就使用石钻、石斧、石戈等作为生产工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对数字有了一定理解,并将数学原理运用到创新工艺技术上。”安徽博物院保管部主任徐大珍介绍,比如穿孔石刀的奇数运用和等距穿孔,陶球钻孔的数量变化等,这些数理知识是原始社会先民的创造发明,为后来的科学积累奠定了基础。
在展品中,有一枚出土于我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的石钻。钻柄两端各有一个粗细不同的螺丝钻头,粗钻头磨平,细钻头琢成螺丝纹。“石钻就是运用了物理学中的斜面原理,比一般钻的接触玉料的面积相对小而压力大,更加省时省力,提高了劳动效率。”徐大珍说。
而于1980 年出土于我省潜山县薛家岗遗址墓葬中的五孔石刀和七孔石刀,磨制精致,穿孔数量呈1、3、5、7、9 等奇数排列,孔与孔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孔大小也基本一致。石刀表面没有使用痕迹,有专家认为可能是祭祀的礼器,也可能是测量日影的工具。
古人造物已有环保意识
随着时代发展,古代匠人造物技艺也在不断提升。“当我们在观察一些古人留下的器物时,时常难以推测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特别是会被一些隐秘的结构迷惑。只有深入分析解剖之后,才会发现其中的精巧和奥妙。”徐大珍说。
在此次展品中,有几件来自湖南省博物馆的馆藏精品文物。其中一座西汉年间的“敕庙”铜牛灯,以其独特的造型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铜牛背上背着一个灯盘,灯盘外有两层灯罩,牛角从身体向上延伸,与灯罩相连通。这种造型的灯被称为钅工灯,在2000 多年前的汉代非常流行。
“实际上,这对牛角是导烟管,导烟管的设计体现了当时的匠人已经具备环保意识。”徐大珍介绍,铜牛灯的底座里贮有水,导烟管的设置,可以将灯油燃烧时的废气导入底座的水中,达到除烟的效果,从而减轻室内污染。匠人们常常利用灯体造型的某个部分作为导烟管,比如人的手臂、牛的双角、禽鸟的颈部等,隐秘而美观。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的展品来自安徽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等14 家文博单位,涉及铜器、瓷器、陶器、玉器等13 个主要类别,通过对展品制造过程的梳理,展示中国古代匠人造物技艺的创造与传承。
黄涛艳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吴碧琦/ 文 王从启/图
责任编辑:陶娜 文章关键词: 匠心 环保意识 创造传承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