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宣城日报》
30.11.2016 16:07
本文来源: 农业机械化信息
今年广德县金秋时节,不见了农民工的返乡潮,也鲜见田间地头男女老少齐上阵的繁忙景象……春种秋收,这两个曾是农民一年里最重的“活计”,现在却显得越来月省事简便。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对此,记者在采访中找到了答案——农业机械化功不可没!
记者在县农机部门了解到,截至2016年10月,全县农机总动力6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耕、种、收等动力作业机械保有量达1.38万台套,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育插秧机械保有量分别达到560台、540台、207台套,粮食烘干机组增幅较快,全县已达80余台套,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43万亩、机收面积近60万亩。
农机干活 让农民不再“下田” 今年9月下旬,记者在邱村镇曾看到这样一个场景:身着西装,脚穿皮鞋的种粮大户赵彩华手持手机一身轻松地站在田埂上“指点江山”,田野里多台大中型拖拉机、耕整机往来穿梭,一个小时的工夫,一块10多亩的大田已被耕整一新。赵彩华告诉记者,过去请一个劳力插、收一亩田,要从清早干到黑,还得付100多元的工钱,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劳力在农忙时节愈发难以请到。而现在用机械化插、收一亩田,顶了20多分钟,几十元钱就完事。今年他家承包的几百亩水田,耕、种、收都交给了农业机械,自己只负责生产计划、产品销售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早已替代了人力。 说是全程机械化生产,可记者在他家院里却没有看到几台农业机械。赵彩化解释说,他个人只有几台农业机械,机械化作业主要依靠由他发起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据他介绍,合作社拥有播种机、灭茬机、深耕机、拖拉机、收割机、粮食烘干机等大大小小几十台(套),不仅自己的土地由农机合作社统一耕作,还为周边的农户提供作业服务,合作社还经常外出跨区作业为社员增收。县农机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多年来不断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越来越多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正逐渐成为农机化生产的重要组成力量,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县共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28个,创省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6个,部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1个。
农机补贴 让农民在家“拿钱”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等惠农政策的逐年“加码”,大力推动着全县农机合作组织、部分种田、种粮大户竞相购置新机具新机械,极大地提高了我县农机化装备水平。“农机惠民补贴,让我们农民得到了很大实惠。去年我买了一台大型拖拉机、一台收割机还有两台烘干机,如果按销售价格是40多万元,有了农机补贴可以省10万元左右,这笔补贴是很可观的。”前不久,新杭镇杨邯桥村种粮大户杨军给记者算了这笔账。
记者了解到,农机购置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采取的重大措施,对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大意义。县农机局相关负责人还给记者介绍道:“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杠杆,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耕种收综合化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加快促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将是我县农机部门未来的努力方向。目前,我县已将耕种收动力机械、秸秆还田利用机械、农业植保机械、粮食烘干机械等纳入我县补贴范围,并对秸秆粉碎还田机、水稻育插秧机械,实行重点补贴。”
数据显示,今年我县补贴各类农机1000台套,补贴资金500万元,带动农户投入农业机械资金1800万元。
引擎轰鸣,让我县农业蜕变 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推进适用新技术、新机具应用是近年来县农机部门的主要工作。“根据农机化生产现状及农业生产需求,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引进农机化新技术,在实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宜我县土壤条件、种植习惯、生产要求的适用技术予以示范、推广,加强推广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县农机局工作人员给记者做着介绍。
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彻底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再不是农民辛苦的代名词。据统计,2016年该局重点开展了水稻机械化播种、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等薄弱环节的生产技术实验、示范与推广。共建试验示范点5个,实验示范面积3300亩,培训各类农机技术人员200余人,技术指导2000余人次,实现全县水稻机械化栽播面积达12万亩,油菜小麦秸秆还田面积近20万亩。 记者手记:毋庸置疑,实现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而随着高新尖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更为我县做好“米袋子”和“菜篮子”保障工程,增添了底气,夯实了基础。(摘自:宣城日报16-11-24)
本文来源: 农业机械化信息
30.11.2016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