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徽省本级2015年度预算执行 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的解读
2016年7月27日,省审计厅戴克柱厅长受省政府委托,向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作了《关于安徽省本级2015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就该报告的整体情况,作如下解读:
一、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有哪些特点?
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省审计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眼促进宏观经济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着重揭示财政运行及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财政管理,提高公共资金使用绩效。
审计工作报告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突出宏观性。持续开展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是国务院和省政府交给审计机关的一项新任务。为此,将去年我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纳入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出于同样考虑,将去年以来开展的2014—2015年度全省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征管审计调查,2014年度省级科技项目资金绩效审计调查,2015年度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的有关情况,纳入了本报告。二是突出综合性。随着财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不断拓展,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相应拓展,报告在反映有关问题时,注重从整体上进行把握,避免以偏概全。三是突出公开性。推进审计结果公开,是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的需要,是突出问题导向,压实整改责任,倒逼被审计单位整改到位的有效措施。四是突出整改性。把揭示问题与促进整改结合起来,将有些问题的整改情况、有关部门和地方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在报告内容上作了有机衔接,并就全面落实整改责任、强化跟踪检查督促、构建审计整改工作长效机制,以及相关部门公开整改结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如何评价省级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所取得的成效?
从审计情况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认真执行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有关决议,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省政府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十二条意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二十条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努力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省人代会批准的2015年度财政预算任务,全省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支持稳增长,服务发展大局。省财政持续扩大有效投入,突出项目带动与精准帮扶。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二是系统推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建立健全创新型省份建设“1+6+2”政策体系,集中财力推进重大战略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三是聚焦调结构,促进转型升级。支持设立总规模超过6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带动社会资本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奋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四是着力惠民生,保障重点投入。严控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三公”经费,腾出更多资金保障重点支出和民生投入。五是持续强管理,深化财政改革。预算更加公开透明,预算约束进一步强化,预算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逐步提高。
在今年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重点检查了预算分配管理、存量资金盘活、专项资金清理整合等情况。由于相关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部门之间协调力度不够、管理方式有待探索创新等因素影响,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如部分财政资金下达不及时,项目支出预算不尽合理,绩效管理有待加强,有的财政政策措施精准度还不够高,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发挥还不够到位。针对这些问题,审计工作报告要求各级、各部门,一是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益意识,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综合效应。二是继续清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建立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进一步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三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的重要依据。
三、从今年审计情况看,省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如何?
按照推进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今年安排审计了27个省直部门,比去年增加7个。省审计厅更加突出审计重点内容,强化审计数据的系统分析,更加注重向以前年度追溯、向下级单位延伸,力求揭示问题有力度、分析原因有深度。审计结果表明,这些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三十条”,“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支出比预算减少10.1%,比上年下降30%,预算管理和财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
值得注意的是,从问题的性质和金额看,省直部门本级存在的问题,与以往比均呈减轻、减少之势。违规问题多发生在下属单位,有的问题发生在以前年度,都是通过追溯、延伸审计发现的。为了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帮助这些部门强化内部控制、堵塞管理漏洞,我们仍然在报告中予以披露。有关部门对审计指出的问题十分重视,一方面,立即进行整改,有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已经得到纠正;另一方面,主动与审计机关加强沟通,梳理分析问题根源,健全相关制度,切实从源头上抓整改、促规范。
四、审计工作报告为什么将省属高校审计情况单独反映?
将6所省属高校审计情况在审计报告中单独反映,主要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省属高校隶属省级财政预算管理,加强对高校审计监督是审计职责所在,是审计全覆盖的重要领域。二是中央和省财政对高校的投入逐年加大,生均拨款大幅提高,高校的财务收支、资产和基建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各界对此普遍关注。近几年审计发现,省属高校在预算、财务与资产管理、执行财经法规制度等方面,存在一些普遍性、突出性问题。报告反映审计发现的有关问题,目的在于推动高校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管理,同时为相关部门、单位提供问题索引,以便他们及时开展自查自纠,举一反三,完善制度,做到主动发现问题、纠正问题、预防问题,最大限度不出问题。此前,省审计厅向省教育主管部门通报了6所省属高校审计情况,他们非常重视,及时督促有关高校认真整改,并对本系统开展自查自纠进行了部署。从目前反馈的情况看,省属高校问题整改有措施、有力度,成效较好。
五、我省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取得哪些成效?
李克强总理要求审计机关成为政策落实的“督查员”。开展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为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搞好服务,既是审计机关的一项新任务,更是发挥审计监督建设性作用的重要途径。自2014年8月起,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持续开展这项审计工作,安徽审计系统积极响应、精心部署,要求所有审计人员都要紧绷政策跟踪审计这根弦,所有审计项目都要贯穿政策落实这条线,主动作为、有效作为。报告对2015年我省开展这项审计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进行了重点反映,旨在促进各级政府、省政府相关部门,切实将中央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为安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2016年,省审计厅立足安徽实际,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坚持以项目落地、资金保障、简政放权、政策落实、风险防范为抓手,重点关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发展、园区转型升级、实体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政策措施的贯彻情况及效果,探索建立重点项目、重要资金、重大政策措施等台账制度,区分轻重缓急,实施滚动审计,着力揭示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风险防范、不利于政策落实、不利于整合资金的各种问题。
六、围绕践行新理念、推动新发展,我省组织开展了哪些专项审计,成效如何?
省审计厅以坚持依法审计、鼓励创新、推动改革、服务发展为基本原则,在今年的全省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征管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中,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及其参审人员,将审计理念创新贯穿全程。一是突出工作目标导向。抓住“以地控税、以税节地”关键环节,重点揭示“三税”征管难点问题,促进各级地税机关依法治税以及相关部门依法护税;重点关注财税政策与产业政策等协同情况,促进各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强化数据技术应用。省审计厅组建税收征管数据分析团队,对全省电子数据进行集中分析,梳理并及时分发审计调查重点、疑点事项,确保审计调查一线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为探索传统审计作业方式,向“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的数字化审计方式转变积累了经验。三是积极促进成果运用。审计调查期间,就税收征管以及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工作机制、管理制度、法制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审计建议,引起省领导的高度重视。此外,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特别安排了省级科技项目资金绩效审计调查,秉承鼓励改革、促进创新的思路,积极探索和妥善处理审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我省审计机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持续加大对民生工程的审计力度。2016年,按照审计署的统一安排,省审计厅连续第四年组织开展了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今年首次将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纳入此项审计范围,首次实施全面“异地交叉”审计,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审计方案、统一标准口径、统一审计报告和统一处理”的原则,开展审计组织实施工作,遵循“严查实报”的要求,主动全面揭示问题,坚决及时推进整改,严格强化责任落实。审计成果得到审计署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在促进安居工程政策落实,推进安居工程依法有序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住房保障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七、下一步对审计整改有哪些具体要求?
促进整改是审计监督的重要环节,也是审计成效的重要体现。下一步,相关部门和地方将按照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突出问题导向,抓好整改“三个落实”。一是责任主体落实。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既要抓好本单位自身存在问题的整改,又要督促下属单位问题整改到位。二是整改方案落实。对照审计查出问题,尽快制定包含问题、整改措施、时限、责任的四个整改清单,倒排时间,按时限逐项逐条整改,实行对账销号;对于拖延整改、整改不力、拒不整改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三是公开措施落实。以公开倒逼审计整改有效到位。各部门要在规定时限内,向省政府报告整改工作情况。省政府将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计整改情况专题报告。各部门还要及时向社会公告审计整改结果。
审计机关和相关部门在审计整改落实工作中,还要突出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一是着力在案例警示上下功夫。审计机关要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系统梳理,以通报会、案例点评等多种形式,加强典型案例分析警示,引导相关地方、部门和单位主动预防,自查自纠。二是着力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被审计单位要从根源上分析原因,做到发现一个问题、研究一个办法、制定一套执行力强的制度,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三是着力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紧紧围绕提升公共资金资源使用和管理绩效,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八、我省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有哪些重大举措?
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必然选择。这既是审计机关的职责所在,也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我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工作方案》。全省审计机关以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方法创新为抓手,扎实推进“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建立了以审计机关为主导、主管部门自审为基础、社会审计为补充的审计全覆盖工作机制。二是加大审计项目的整合力度,同类审计项目实行“批量式”安排,不同审计项目实行“捆绑式”审计,审计管理“统”的功效不断提升。三是统筹利用审计资源。省审计厅建立了省直部门单位审计人才库,目前遴选入库的省直单位、省属高校、省属企业的内审和财务人员已超过700人。这些人员参加省审计厅的审计项目,既可弥补政府审计人力资源的不足,也有利于他们提高本职工作的业务能力,从近两年的实践看,效果很好。
“十三五”期间,全省审计机关将深入实施“五年创新计划”,紧紧围绕“发展、改革、法治、反腐”的主题,全面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进一步健全有利于审计监督权科学运行的审计管理体制,完善有利于审计目标实现的审计工作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审计制度优势,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具有安徽特色的审计监督机制,审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更加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