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 让文化血脉传承

23.05.2014  14:57

    正值初夏,草长莺飞,古镇三河的几条老街自然是热闹非凡。在古西街的街角处,几位年轻游客对只有手掌大小的木质杆秤爱不释手,一个小伙子一口气买了3杆,他告诉记者,这样的小杆秤既有传统特色,又不失精致,很适合送给亲朋好友。
  这位小伙子可能还不知道,他口中的小杆秤,曾是三河镇一项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但由于大多为家庭作坊式运作经营,随着当前电子秤广泛使用,制木杆秤生意惨淡,制秤艺人多已改行,整个业界面临消亡的局面。对此,我县及时将此技艺列为县级“非遗”保护项目,给予展示和一定的经济补助,使之得以传承下来。而在肥西,还有一批批和杆秤一样的项目被相继列为省、市、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县的“非遗”工作渐入佳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分为曲艺、民间文学、民俗、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多个类别。如今,大多数非遗项目的生存环境非常令人担忧,一些正逐渐消失,还有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如不立即加以抢救和保护,就会有消亡的危险。”县文化馆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挖掘、收集、整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要让那些古老技艺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让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创新、传承。
  自2006年以来,我县便开展了非遗普查、申报和保护工作。期间,在全县开展地毯式大普查,涉及全县300多个村(居),普查线索近千条,从中筛选有价值项目29个。参与普查人数30人,走访传承人40人,召开普查座谈会26次,收集实物11件,配合印制普查资料汇编2册,形成一套完整的纸质、电子、照片、音像和实物档案,实现一村一表,一乡一本,一县一套。截至目前,全县已成功申报省级项目5项,市级项目6项,县级项目14项,省级传承人1人,市级传承人4人。
  在非遗的普查、保护和传承方面,我县始终注重“三结合”,即非遗设施与生产性保护相结合、非遗设施与旅游景点建设相结合、非遗保护与传承队伍培养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县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诸如采用实物、文字、摄影、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表现肥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内涵和文化空间,在县馆建有非遗展厅以及在三河镇和山南小井庄建有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文化纪念馆。为保证肥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连续举办十届庐剧文化艺术节和五届民间美食节;举办非遗普查员培训班、剪纸培训班、“胡益厚剪纸作品展”、《庐州大鼓》传承与发展鉴赏交流会等民间活动。并且通过三河镇、柿树岗乡和铭传乡民间艺术团建立三个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基地,重点打造民俗活动品牌和开展非遗项目的交流和传承活动。另外,还通过举办民间文艺展演等活动,适时复活独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活动,更好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使珍贵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经常性的保护工作中得到良好传承、合理利用。
  如今的肥西各“非遗”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在一大批民间艺人的传承、再创造下,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原本在肥西地区广为流传的莲湘舞,一度到了“再不挽救,可能会失传”的窘迫境地,经过县、乡两级文化工作者的深入寻访、挖掘,如今这一艺术形式已在县乡乃至省市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中,频频亮相表演;《庐州道情》曾流行于丰乐河沿岸和三河一带,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特有的地域文化,但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越来越多,这一地道的肥西曲艺也日渐衰落,丰乐镇及县文化馆通过研究、整理,并培养传承人等方式,运用市场运作手段,广泛开展其艺术宣传,使之逐步达到良性循环的保护机制……
  “非遗”保护,让肥西的文化血脉传承。                  (王枫  董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