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实现非法集资线上线下监测预警全覆盖
发现非法集资问题机构303个、摸排“套路贷”线索215条、压降网贷机构业务规模41.07亿元……近日,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安徽省关于加强地方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安徽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可能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突出问题进行精准处置,全省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和永恒主题。报告指出,安徽省持续整治互联网金融风险,以P2P网络借贷为重点,持续开展合规检查,按照“关注掌握、警示教育、熔断处置、立案查处”四种形态实施分类处置,整治阶段目标顺利完成,行业风险逐步释放,行业规模大幅压缩。目前,全省网贷机构合计94家,其中停业退出25家、正在清退6家、立案查处21家、正常经营42家,在营机构数较整改初期下降53%;整治以来压降业务规模41.07亿元,目前存量业务规模约27.72亿元,较整改初期下降61%。公安机关先后侦办了“妥妥当”“融和贷”“好车贷”“大志投资”等一批互联网金融领域重大案件,有力震慑了互联网金融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为防范处置非法集资风险,安徽省开展集中宣传行动、专项排查行动、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排查清理活动、专项打击行动、陈案处置攻坚行动等五项行动。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将处非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实现线上线下监测预警全覆盖。2018年,全省发布宣传报道1177条,开展大型集中宣传526次,参与群众19.65万余人;合计排查机构4.26万个,发现问题机构303个,涉及人数2.33万人,涉及金额8.13亿元,整改机构256个,清理机构5个,立案查处机构29个。推进“兴邦”“太岛”“万物春”等陈案处置,“腾达亿利”案顺利结案销号,成为安徽省首件办结的国家处非联办挂牌案件。
安徽省还全力推进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今年以来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摸排移交涉嫌“套路贷”线索588条,各市立案查处“套路贷”、暴力讨债等涉黑涉恶案件54起,一批犯罪嫌疑人被依法严惩,扭转了“套路贷”案件高发、打击滞后的局面。开展“扫楼”“扫街”行动,全省累计排查清理“放贷类”“投资理财类”公司3700家,发现“套路贷”线索215条,经核实移交公安机关45条,强化了金融乱象整治。
“虽然全省在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金融风险隐患依然点多面广、多样复杂,防范金融风险仍处于‘压力区’。”报告称,非法集资花样翻新,新发案件居高不下,风险形势依然严峻。部分P2P网贷平台违规事项较多,难以整改合规,存在“爆雷”风险。
报告明确,安徽省将持续深入开展防范处置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后续工作,做好融资集资领域信访维稳,维护金融安全大局。将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放在突出位置,结合地方金融领域治乱,重点打击“套路贷”、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涉黑涉恶新型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抓好中央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
“按照机构改革统一部署,目前省、市、县三级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架构初步建立。”报告指出,安徽省将积极推动并配合做好地方金融立法,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管法规体系,依法依规履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范天娇)
原标题:安徽实现非法集资线上线下监测预警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