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中国

05.05.2015  17:47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也是五四运动96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有很多青年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感动着市民,为爱护家园、铸就文明城市努力奉献。     2008年4月,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进一步明确年龄后,将有3亿多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节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会对青年的关爱。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近现代中国始终面临救亡与现代化的双重选择:既要学习西方又要抗击殖民侵略;既要维护民族尊严又要反对封建主义。思想家普遍面临近乎二律背反的痛苦抉择,无论国粹派、本位派、折衷派、西化派,都经受理论和实践的困惑,“矫枉过正”是近现代尤其是戊戍维新以来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特征。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说过:“我有一位朋友说得好,‘要我们保存国粹,也须国粹能保存我们’。保存我们,的确是第一义,只要问他有无保存我们的力量,不管他是不是国粹。”李大钊尖锐地指出:必须“取由来的历史,一举而摧焚之,取从前的文明,一举而沦葬之”,只有这样,才能“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直视传统文化如敝履,必欲弃之而后快。   然则在传统文化付之一炬之后,国人应当怎么办呢?事实上,新文化运动的巨子们并非不知道传统文化并非全是糟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他对儒学并不是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而是既有批评又有认同。胡适认为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文体是自由的,这样就可以注入新内容、新思想。而新文化运动的狂飙激进,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传统文化就与“落后、愚昧、封闭”等一系列贬义词画上了等号。   上面这些激烈的言词和极端的态度,虽未直接宣称全盘反传统,实际上已是全盘反传统的倾向;虽未明白主张全盘西化,实际上开了全盘西化的先河。这是一个思想革命的狂飘时代,是一个打破一切偶象崇拜的时代,也是一个权威流失的时代,当着国人背负数千年传统重担而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当着国人积七十年文化改造失败的教训之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痛感传统文化必须彻底更新。他们将攻击的矛头明白以指向以“吃人礼教”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认为传统文化与近代世界的矛盾非调和之药所能医治,而必须如火凤凰之涅梁,才能得到新文化的诞生。   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思想,就是对科学和民主精神继承和发展的最好的例证。毛泽东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在这里,毛泽东对从五四运动后开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作了概括,这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青年节期间,中国各地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成人仪式。2015年五四青年节就是官方的第66个青年节。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20岁到40岁的网民最多,核心群体是20多岁的年轻人。网络上风流人物尽少年。天宽地广,对这一代中国青年来说,只要充分抓住机遇,就可能冲上时代的前沿.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信念是前行的航标。五四精神在中国96年的历史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追求进步和光明,时光的车轮走到今天,新一代的青年正紧握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奋力拼搏。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无疑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责编:王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