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合肥地铁1号线 隧道走“V”字曲线

26.03.2015  00:29

地铁 内手工开挖的隧道
  按照建设部门此前公布的建设进度, 合肥 第一条地铁线, 轨道交通 1号线有望在5月份实现全线“洞通”,届时,这条庞大地下工程的“网络”也将初现雏形。

  事实上,整个隧道建设过程,远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单纯”,无论从设计、技术、施工,背后的隐藏着一些特别而又精彩的细节与故事。昨日,市场星报记者跟随轨道建设部门一起,前往1号线的“地下王国”进行探访。

   你知道吗?

   地铁隧道其实是“V”字形

  在轨道1号线葛大店站施工现场,记者跟随施工人员一起,顺着地铁站的入口,进入到了贯通工程已经接近尾声的1号线土建5标隧道内一探究竟。

  这是一段长约800米左右的地下隧道,连接着轨道1号线葛大店站至水阳江路站的地下空间,由大型盾构机器,像“钻地龙”一样,从一个 站点 的区间进入,“一路”钻至早已设置好的出口完成。

  在隧道内,记者看到,整条地铁隧道看起来像一个圆形通道,大体结构已初现雏形,底端的中部,一些临时假设的地铁轨道蔓延向远方,这是为了施工来回运输材料和渣土,所设置的临时隧道,等到正式铺轨进入到这个区域时,这些临时隧道将被拆除,替换为正式的地铁铁轨。

  顺着隧道深入,记者发现这段隧道并非是一路平坦,而是一路向下,略有坡度。

  “事实上,合肥每段站点区间内的地铁隧道,都被设计成两头高,中间底的“V”字形状,而并非大家想象的一条直线。”轨道1号线土建5标项目总工程师白建军介绍,这种“V”字形的结构主要有两个功能,首先,使地铁隧道内的积水能顺着坡度集中到“V”字的最低端,便于排水;此外,这种“V”字结构,能够让列车借助坡度的力量,实现惯性加速行驶,从而大大节约地铁列车行驶时的耗能。

   你知道么?

   有一些地铁隧道是纯手工挖掘的!

  在隧道内前进约400米左右,记者看到,有几位工人正在隧道一侧的墙壁上忙碌着,工人们采用全人工的方式,在地铁往、返两端的隧道中间,挖出一个“联络通道”。据介绍,这条贯穿了地铁两侧隧道的通道,不仅可以用来作为地铁日常维修维护的“中转站”,同时预设的积水坑和水泵,也让地铁隧道内的积水能顺利排出,每个地铁隧道的“V”字形正中间,也是隧道距离地面最深的位置,都会设置这样一条联络通道。

  “在地铁隧道施工时,基本都是采用盾构机器完成挖掘工作,但遇到一些地质环境复杂,或者像这种空间狭小,不利于大型机器进驻的空间,就只能采取人工挖掘的手段进行施工。”白建军介绍,这种人工挖掘的施工工艺有个专业的名词,叫“暗挖”。 由于施工空间有限,在使用人工暗挖法进行“联络通道”的施工时,工人们必须按照工种流水线作业,一个班组干完下一个班组上,每个班组大约6~7名工人。井下施工涉及电焊工、钢筋工、开挖工,还有负责运输土料、喷混凝土等工种。即便是土方的清理,也需要人工用小推车一车车地运到隧道外,然后再用吊车将土吊运到地面上。

  据介绍,合肥的土质比较单一,土壤组成被施工人员们称之为“老黏土”,这种土壤的特点是黏性较大,一旦挖掘完成,很容易定型,不易坍塌。

  “可以说,这种土质也决定了合肥其实是最适合建地铁的城市之一。”白建军介绍说,合肥的这种“老黏土”也并非百利无一害,在盾构施工时,这种土壤对盾构机器的磨损也比较大,但经过对盾构机器的改良后,及时地解决了这一情况。(市场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