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人让祁门瓷器重拾昔日辉煌 2017年捧回多个金奖奖杯
一团泥巴,一段故事,他在泥与火的艺术中,书写岁月的痕迹,诠释传统的力量。几个瓷器,几把茶壶,他的作品体现出怎样的匠心?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了祁门陶艺人戴李平。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中国(九华山)国际禅意设计大赛金奖、安徽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徽工奖”金奖helliphellip这些都是戴李平在2017年捧回的奖杯,有人笑称他是“得奖专业户”,然而走进戴李平的工作室,才知道荣誉的背后,是一个传统手艺人的苦心坚守。
“祁门瓷厂是我家”
戴李平如今是高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手工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擅长彩陶、青瓷、紫砂的设计制作。尤以徽州青瓷的技艺见长。而让他走上陶瓷艺术这一行的领路人,就是位于老家金字牌镇的祁门瓷厂。
小的时候,戴李平就经常跟随大人到瓷厂玩耍。1983年,退伍回家之后,戴李平被安排进入祁门瓷厂上班,跟随师傅从练泥、拉坯、印坯、刻花、施釉、烧窑到彩绘等制瓷流程一一进行学习。5年之后,作为厂内的技术骨干,他先后被派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深造学习,随后又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设计创新高级研修班学习。在祁门瓷厂的科学实验站,他们负责将做好的瓷器送给领导审批,通过审批以后就进行大规模生产。因此,戴李平对瓷器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深谙于心,他的技艺在业内也小有名气。
戴李平说,每次回到祁门瓷厂,虽然跟别人介绍的时候,看起来都非常轻松,但是自己心里非常沉重。据考证,祁门生产瓷器至少始于明代。1958年以原公私合营祁门瓷土厂为基础,设窑开始烧制瓷器,并在金字牌建设瓷厂。到1980年代,年产日用瓷达2000万件,一跃为安徽老大。此后在祁门又有了多家瓷器生产厂家,能生产日用瓷、工艺瓷、 旅游 瓷、仿古瓷等各类产品品种。直到1996年,祁门瓷厂宣布破产。戴李平失业了。此后,他做过很多工作,也下海经商。很多工作他甚至自己都记不起来了,但是唯一不离不弃的行业就是陶瓷。
闯荡半生 依然醉心陶艺
有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习经历,戴李平结识了很多在陶瓷、绘画专业内的大师级同学、朋友。
1996年离开祁门瓷厂之后,戴李平想,既然在这里干不下去了,那就出去闯一闯吧!景德镇瓷与祁门无论是技艺还是市场都基本相似,而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学习掌握新的技艺,创新式继承。于是他到了“紫砂壶”原产地,也有中国陶都之称的宜兴,跟随同学的母亲,国内顶尖紫砂技艺大师蒋蓉学习紫砂技艺,随后又跟随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于林学习彩陶。
这期间的戴李平,在为生计奔波同时,只要一有时间,就钻进工作室,专心做自己的陶艺。经常为了一件陶艺作品废寝忘食,以至于落下了严重的职业病。也就在此时,当年与祁门瓷器盛极一时的祁门红茶在经历近一个世纪的“雪藏”之后,逐渐复兴起来。戴李平想,祁门瓷器复兴之路何时才能开启呢?
2015年,他成立黄山市祁韵堂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让陶瓷艺术走上正轨,为重振祁门陶瓷艺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后,他又找到当年在祁门瓷厂一同共事的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胡翠松,一同从事创作。他制坯、胡翠松作画,昔日的“黄金搭档”再次组合在一起。此外,戴李平还邀请景德镇拉坯技艺能手俞志贤、陶艺大师张武平等技艺大师进驻,除了祁门这个500多平米的工作室,他还在宜兴建有2000平米的紫砂工作室,将陶瓷艺术与紫砂技艺相融合,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徽州手工瓷风。
一代代陶艺人坚守在路上
如今,他带的徒弟有不少已独立门户,在陶瓷界干得风生水起。而他依然坚守自己创作的艺术标准,哪怕一年出一件作品。
在戴李平的工作室,一件名为《动》的彩陶作品,格外引人注目。不同于其他常规彩陶作品,这件作品的形状宛如一件展开的衣衫,两肩平平,肩头微翘,颈口很小,又像一个倒立着的三角。白色的底子上,黑釉从肩上泼出,由上逐渐淋漓而下。肩上的颈口也用黑釉染过,又加上其口较小,给人另一番遐想,令人浮想联翩。而且名字起得也让人寻味。一件静物,却在向人们展示着动的姿态。特别是其反面,由黑釉没染及之处可看到,像是有几只手在托着什么,又像一团团火在剧烈地燃烧helliphellip就在这动与不动之间,让人体会到艺术的魅力。此作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的确名副其实。
正在工作室进行彩绘的陈海龙是戴李平的徒弟,他擅长工笔花鸟。在认识戴李平之前,他在景德镇跟随师傅学徒。在他的印象中,没有见证祁门瓷厂的辉煌,也就无从谈起振兴祁门陶瓷艺术的使命。然而就在结识了戴李平之后,他才知道原来祁门陶瓷有如此厚重的历史。随后,他就辞去了景德镇的高薪工作,回到祁门跟随戴李平一同进行创作学习。
“在这里找到了我们祁门瓷器的渊源,也感受到了师傅身上的重担,我愿意跟随他一同扛起振兴祁门陶瓷的责任。”陈海龙说,在师傅的指导下,他的构图格局也得到提升,同时他还发奋研读很多徽学古籍,以从传统中找到创新之路。
有了陈海龙等徒弟的继承,戴李平的心里十分欣慰。他唯一的女儿目前在北京从事与陶瓷毫无瓜葛的IT行业,他希望今后在黄山经济开发区非遗产业园内的展示馆建成之后,女儿可以回来经营。但是目前还未征得女儿的同意。
祁门陶泥数量较大,质量上乘,也是祁门瓷器盛极一时的原因。戴李平说,有了这些先天优势,加上一代代陶瓷艺人的坚守,以及现代工匠精神的发扬光大,祁门陶瓷产业的振兴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