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治沙,每一抹绿色都有艰苦卓绝的故事

10.11.2014  19:13
   中国绿色时报11月10日报道(记者 李燕 通讯员 万建军) 陕西省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也是阻止西北风沙东越南进的重要防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的99%集中在陕北榆林。
  榆林,因秦代名将蒙恬率30万大军“树榆为塞”而得名。后历代战乱频仍、垦荒不断,导致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严重。新中国成立前,榆林北部风沙区流沙已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
  生活在风沙线上的榆林人坚持北治沙、南治土,前赴后继植树造林,尤其是1994年国家签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来,继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的实施,国家又启动了退耕还林(草)等重点工程,使榆林人世世代代征服沙漠的美梦成真,实现了“沙进人退”到“人进沙固”的历史性转变。
  这里,每一抹绿色中都有艰苦卓绝的故事,每一行树木背后都闪现着可歌可泣的精神。榆林频出经验和先进人物,为中国的防沙治沙树立了一面旗帜。
  日前,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王建阳在接受《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榆林市林业的发展史,完全可以说是一部人与风沙的抗争史。进入新世纪,在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同时,榆林结合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从规模化、科学化、效益化等方面着手,推动了现代林业的全面发展。”
   防沙治沙 绿染山川美驻沙漠
  “濯濯万山无草木,萧萧千里少禽鸦”。曾几何时,那是榆林留给世人的印象。如今,即使在榆林北部风沙区转几天,也不会发现大片纯粹的沙漠,看到的几乎全是绿色。
  回顾履约20年历程,榆林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呈现出面积减少、程度减轻、扩展趋势逆转三大喜人变化。
  在各大生态工程带动下,植树造林使榆林遍布绿色,沙区生态面貌有极大改观。近20年,榆林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500多万亩,植被盖度达53.43%, 2013年,榆林城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2天。沙区造林保存面积1868.9万亩,森林覆盖率30.7%,初步建立了以陕西内蒙古交界、长城沿线、白于山北麓、榆定公路、黄河沿岸等为骨架,总长达2000多公里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沙漠腹地建起万亩以上片林165块,保护了近200万亩农田。
  据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20年间,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缩减249万亩和63万亩;重度、极重度荒漠化面积比重由54.8%下降到9.9%,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比重由30.9%下降到11.1%。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个世纪末年均扩展3000亩转变为现在年均缩减6.3万亩。陕西风沙危害大为减轻,沙尘暴发生日数由2000年的24天到目前基本没有发生。
  伴随着森林资源的增加,榆林湿地面积也迅速增长,达到67.65万亩。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有效恢复,动植物种群与数量不断丰富。目前,全市有国家Ⅰ、Ⅱ级保护野生动物37种,省级保护野生动物11种,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提高。
  “绿染山川、花满古城、美驻沙漠”近在咫尺。
   多措并举 深化治理保成效
  从“哪里有风哪里栽,要把风沙锁起来”、“哪里有空哪里栽,再把窟窿补起来”、“适地适树合理栽,又把三松引进来”到“乔灌混交立体栽,绿色屏障建起来”,再到“打造精品连片栽,增值增效富起来”。榆林针对五大沙化土地立地类型区,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走出了不断升级的科学治沙之路。他们采取人工、飞播、封育相结合,植治、水治、土治相结合,一改(改良土地)、三化(林网化、水利化、园林化)、八配套(田、渠、水、林、路、电、排、技)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推广樟子松“六位一体”等造林治沙实用技术,提高了治理水平,保证了治理成效。
  实践证明,项目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陕西省防沙治沙快速发展、生态面貌持续改善,得益于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水利水保、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项目的实施;20年来,陕西省着力整合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60多亿元,实施了百万亩樟子松基地、百万亩长柄扁桃基地、百万亩红枣基地、千里绿色长廊等建设项目;“十二五”起,启动了生态移民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项目的实施持续推动全省沙区生态建设上台阶。
  建立健全制度,创新治理体系,是陕西激发治理活力的法宝。陕西省不断改革探索防沙治沙体制机制,从上个世纪“三定”和“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政策体制,到“五荒地”使用权拍卖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治沙机制,进入本世纪以来,支持非公有制林业和资金补助上的平等政策,积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治沙的积极性,为沙化土地治理注入了活力。新时期的参与式决策、招标制施工、报账制支付、合同制管理等治沙运行机制的推行,规范了工程建设管理、提升了质量。尤其是能源企业已成为新时期榆林治沙的重要力量,通过政府组织、林业规划、企业投资形式,2010年以来,企业累计投资4亿元,完成高标准针叶树造林36万亩。
  在防沙治沙中,陕西省初步形成了沙漠治理产业化、产业发展促治沙的治沙用沙之路,建立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新能源等为主的沙产业体系。沙区已成为全国小杂粮生产样板区、全国优质红枣产区、中国新食品长柄扁桃油原料基地。2013年沙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87元。
   植绿造林 留下的不只是树木
  倾听萦绕在大漠黄土上的绿色交响,你会发现植树造林除了添绿还在榆林人心灵中播种下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崇尚生态、坚持造林的社会氛围形成了巨大的力量。     
  在榆林、在陕西,“为官先过林业关”,防沙治沙工作始终处于战略位置,自上而下推行目标责任考核制,自下而上实行领导负责制,坚持“班子换、事不变,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抓治沙。形成了领导真抓实干,部门精诚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共同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
  依法治沙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种法治精神,不仅表明了防沙治沙的决心,更是生态文明的弘扬。20年来,陕西先后出台有关防沙治沙的法规和政策性文件20多个。省人大颁布了《陕西省实施<防沙治沙法>办法》和《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行封山禁牧的命令》、《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意见》和《市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等,维护了治理者的合法权益,保护了治沙成果和沙区资源。
  陕西省坚持注重培育防沙治沙典型,全省先后涌现出了牛玉琴、石光银、杜芳秀、王志兰、张应龙等一大批治沙先进人物,榆林成为全国治沙的一面旗帜,治沙经验被国际组织有关官员认为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近年来,先后建设了石光银防治荒漠化纪念馆、国家沙地植物园等为主的生态文化场馆10余处,创作了《陕北启示录》、《治沙英雄石光银》、《一棵树》等一系列文化产品,生态文化知识不断普及,防沙治沙对外形象进一步提升,为履行国际公约作出积极贡献。
  采访结束时,王建阳说:“今后,陕西将努力构建以林草植被为主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以绿色资源开发为核心的沙区产业体系,以塞上风情为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给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北方绿色生态屏障。”
  三秦大地的绿色传奇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