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冬日严寒,但在阜阳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城市广场、居民小区,一场场“百姓讲、百姓听”的“末梢宣讲”热热闹闹地举行,带来政策的春风、生活的暖意。
理论服务群众,需要打通“最后一公里”。阜阳市进行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中,来自基层一线的宣讲员、种粮大户标兵、专业技术人员和民间曲艺家等,通过入脑入心的演说和表演,将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传递给城市和乡村的社会“末梢神经”。
百姓当“主角”,思想解“疙瘩”,寓教于乐,服务生活,这样的“末梢宣讲”,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听。
“在基层,必须把党的创新理论,变成老百姓的话,群众才听得懂、听得进”
——实施精准宣讲对象分众化,形式接地气,触角伸至“末梢神经”
“五中全会定规划,五大任务一起抓。五大发展指航向,小康社会美如画……”在阜阳市颍州区路庄村村口,“末梢宣讲”活动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是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颍州区76岁的农民宣讲员李坤池,他说了一段自编的顺口溜。
顺口溜是“老喇叭”李坤池的“拿手戏”,来得快、解民意、接地气,让村民们听得眉开眼笑。随后,全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获得者、淮河琴书非遗传承人孟颍,表演了节目《喜事多多》,通过一位农村老汉与老伴的家常对话,展示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气象,阐释了五中全会给“三农”带来的政策利好。“五中全会刚开过,全国人民乐呵呵,老汉我今年七十多,心里高兴没法说……”孟颍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现场群众阵阵掌声。
“理论政策宣讲,是我们党宣传、动员、组织群众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实施精准宣讲。 2013年,我们创办‘颍淮大讲堂’,请专家、学者原汁原味讲理论创新、立意高远讲形势发展,做到了宣讲工作领导干部、机关党员全覆盖。但我们发现,台上一人讲,台下众人听的方式在机关受欢迎,却并不适合基层群众。深奥的理论群众听不懂,不接地气,出现了基层宣讲群众不愿听的现象。 ”阜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眀莹告诉记者。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让基层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入脑入心,让群众有盼头、有干头、有获得感、有信任感,才能促使全社会形成和谐向上的氛围。
阜阳市从实际出发,创新宣讲模式,不断探索分众化、系列化、多样化的“合力”宣讲,变“踩高跷”为“接地气”,形成社会“合力”,着力解决“怎样宣讲”这道难题。
“在基层,必须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成通俗的语言,变成老百姓听得懂的话。 ”阜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李涛说。为此,“末梢宣讲”利用小品、顺口溜、渔鼓、快板、琴书等10多种地方特色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微宣讲”和“艺术化宣讲”,使理论宣讲寓教于乐、春风化雨。透过通俗易懂、鲜活有趣的语言,群众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记进了心坎。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宣讲团就进了我们庄,他们的宣讲老百姓听得懂,听得真,听得明,对党的政策有了更好的了解,非常喜欢。 ”颍州区路庄村村民许志友告诉记者。
“宣讲让老百姓唱主角,才能接地气、受欢迎”
——开门建队伍,形成大合唱,流动讲台方便群众
理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阻塞不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空间上的距离,一个是心理上的隔阂,其中心理隔阂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宣讲人的宣讲群众听不进,产生不了心理共鸣。
“怎样在宣讲中缩短与群众的心理距离,‘谁来宣讲’至关重要。生活中,同样一句话,不同的表达方式,往往能产生不同的效果。既然宣讲对象分众化,宣讲队伍也应该来自不同的人群。为此,我们打破传统的宣讲队伍组成模式,在全社会公开招募宣讲志愿者,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宣讲让老百姓唱主角,才能接地气、受欢迎。 ”胡明莹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阜阳市在全市范围内经过层层选拔,从众多报名者中挑选出130多名优秀宣讲员,创建了由机关党员、学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民间艺人、种粮大户、包联干部、大学生“村官”及农民等组成的宣讲团。各县、市、区也组建了自己的宣讲团。入选的宣讲人员人人都有几把“刷子”,他们化讲为演、变说为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政策理论精准地、创造性地传达给群众。
每次重大主题宣讲前,阜阳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都要组织大型培训会,请优秀宣讲员做展示,邀各类专家来指导,如请曲艺专家王玉龙指导语言艺术,请淮河琴书传承人孟颍等艺术家指导动作神态等肢体语言。培训时,市委讲师团团长燕少红对大伙提要求:“理论要与阜阳实际、与群众身边实际相结合,要讲有用的话,帮助群众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只要宣讲不空洞,群众就会喜欢听。 ”
全国种粮大户标兵、十八大代表葛浩新是一名宣讲志愿者,往台上一站,一开腔,就能把听众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由于葛浩新就是靠党的惠农政策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因此他讲起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时,时时结合自身实际,对农民很有说服力,群众听起来津津有味,容易产生共鸣。相对于传统宣讲模式而言,“末梢宣讲”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受空间限制,可以做到随时随处宣讲,彻底打通理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已开展“末梢宣讲”近1400场,受众超过35万人,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