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精准扶贫“扶”出小康新生活 3年56万多人脱贫

16.10.2015  10:34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0月16日讯(记者:曹松,阜阳台记者:刘玲) 今年,阜阳市在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工作中,突出“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注重增强贫困户的自身“造血”功能,三年间有56万多人实现脱贫。

  最近,阜阳市颍州区三塔镇倪寨村的贫困户王洪云,最喜欢的事就是来看看村里的光伏发电站。这个8月份刚建成的光伏扶贫项目,每年可以给他这样的贫困户带来2000元的收入。王洪云:

  “已经并网发电了,我们的扶贫项目将来就有希望了,有这个收入将来对我们的扶贫有很大帮助。

  该光伏电站总投资72.5万元,电站总装机容量100千瓦,设计使用寿命二十五年,预计每年可以发电10万度。按照协议,电站收益的15%作为公积金,10%用于电站后期维护基金,75%将作为贫困户脱贫资金,发放给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阜阳市颍州区财政局副局长刘小东:

  “三塔集倪寨村光伏扶贫项目是我市第一个完成建设的村级光伏扶贫项目,也是我区落实定点帮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举措,每年可以为倪寨村带来收入预计十万元。

  如果说光伏扶贫到户项目,是给贫困户和贫困村“输血”,那么产业扶贫则是提升他们的“造血”能力。在临泉县迎仙镇,当地山羊养殖大户,和贫困户通过代养的方式进行合作。

  代养协议约定,养殖户无偿向贫困户提供能繁殖母羊,产仔后把第一只体重达30斤的母羔羊给养殖户,三年后送回母羊,其余羔羊归代养户所有。临泉县畜牧局副局长李静:

  “对贫困户每购买一只能繁母羊,补贴800块钱。用于鼓励贫困户发展养羊。

  贫困户张洪理:“我能多挣两个钱。一年再差也能挣个万元,够我花的,不给小孩找困难了。

  临泉县的养羊扶贫政策,既解决了贫困户没有致富门路的难题,也解决了养殖大户不能快速发展的问题,还能促进全县肉羊产业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独具地方特色的精准扶贫路子。

  通过一系列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实行,近三年来阜阳市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阜阳市扶贫办主任李德杰:“2012年以来,全市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92587万元,共实施扶贫项目2029个。贫困人口由2012年初的140.5万人到2014年底的下降到83.95万人,减少了56.55万人。

  为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阜阳市还计划在2015-2017年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快推进整村扶贫项目,规划基础设施类项目7417个,投资37.5亿元;产业发展类项目1409个,投资54.6亿元;“雨露计划”项目1690个,投资1.5亿元,全力保障在2020年以前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达小康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