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师范学院“精神、校风、教风、学风”发布 ,全校师生各抒己见

30.06.2015  12:01

近日,阜阳师范学院党委会审议通过了该校“精神、校风、教风、学风”方案,发布该校精神“自强至善”、校风“淳毅谨信”、教风“正心诚意、敬业乐道”、学风“敦品励学、明辨笃行”。校园记者了解到该校师生对此关注度较高。

政法学院副院长钱守云在学校精神上表达了自己的独特理解。他告诉记者:“‘自强至善’浓缩了我们学校的特点,我们阜阳师范学院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教学质量离不开学校精神面貌,这就要求学生要自立自强。‘自强’是本领,‘至善’是思想,做一个高尚的人,赢得别人尊重,学校的发展也会更好。”钱守云还说:“‘至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联,我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如何做人,大学生要做的是在社会上传播正能量,如此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经济学院院长朱剑峰则表明:“校风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淳、毅、谨、信,这告诫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要崇尚质朴,表里如一,同时还要将梦想坚持到底。尤其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出门求学的同时也是代表了自己的家庭,做事情要有底线,合法、合理、合情。另外,做人做事要严谨周密,成功往往取决于细节,学会谨言慎行和认真细致也是一门艺术。要说‘信’的话,还是要先说‘诚’,‘信’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为体,‘信’为用。

在“正心诚意”这方面,朱剑峰认为:“我们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快乐地工作,备课不仅仅只是备专业知识,还要思考如何带动课堂气氛。作为老师的我们需要积极拓宽知识面,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才行。”此外,朱院长还希望我们学生严格遵守“学风”。他期待着我们将品格修养放在第一位,不断在社会实践中增长个人交往能力,做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

除了老师之外,大学生们也针对“精神、校风、教风、学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同学们都觉得这样的“大学精神”对自己的帮助不仅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还体现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

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袁业振同学说:“初读我校‘大学精神’是在南平电子屏上。从最初听到阜师的校训‘厚德、博学、自胜、勤行’到今天的大学精神,我觉得对包括我在内的广大师生而言,都是一种精神的激励。校训与大学精神相得益彰,从学院的实际发展出发,凝炼了师院人的精神追求,展现了师院人的昂扬风貌,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比较关注的是‘校风’。国有‘国风’,家有‘家风’,‘校风’所展现的内容是宏观的、全面的,正所谓‘风清气正’,一所大学要想有所发展,正‘校风’很关键。我觉得‘大学精神’给我最多的还是对我个人的激励,它让我懂得‘自强’的目的是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至善,让我体会到了‘淳毅谨信’这四个字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性,让我明白了‘敦品励学,明辨笃行’这八个字所反映的求学态度。总之,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光影响着我的大学生涯,更将影响我以后的人生。

政法学院储志伟同学觉得,精神和学风关系着学校学子的成长潜力和学习能力,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好的精神面貌能够使人克服逆境,愈挫愈勇。学风问题上,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勤奋好学精神缺失的问题,有些同学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有所下降,有些同学在学习上被动地养成跟风学习的习惯。这些心理问题都亟需解决。“所以我觉得,解决或者说是改善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就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学风。当然,要是涉及到学风,就必须面对校风精神教风等问题,但是我觉得学风是关键所在。我想作为学生,‘在己位谋己职’应该是送给学校的最好的礼物吧!

商学院的刘旭同学对此也表示赞同:“学校的精神注重的是对个人精神、品德、自身素质的培养,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先培养好自身,才能讨论之后的事情,学校树立这些精神,就是想要告诉我们,只有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沈成宏   特约通讯员:高晓颖)